时间: 2025-05-02 01: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5:54
金浮图 腊八粥
作者: 赵熙 〔清代〕
残年饭。何缘梦见。
且做梅边,懒残僧馔。
撷园蔬,并入沙锅爨。
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
喜当给孤园看,
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
谋生贱。哀鸿叫断。
转粟青天,战云千片。
问何人坐拥如花眷。
李郭樽前,小出长安乱。
还我伊蒲,自办头陀半饱,
消受山妻劝。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腊月时分,诗人梦见了丰盛的腊八粥,回忆起与梅花相伴的场景。虽然食物简陋,但仍旧将园中蔬菜与米粥一同煮。香气四溢,吸引着孩子们争相呼唤。快乐的时光在孤独的园中流转,神秘的乌鸦在空中飞翔,饥饿的火焰在风中消散。生活艰难,哀鸣的鸿雁让人感伤。转眼间,青天之下,战云密布,询问谁能拥抱如花般的眷恋。在李郭的酒樽前,略微打乱了长安的繁华。愿我能拥有蒲草,自己做一个半饱的头陀,接受山妻的劝诫。
赵熙,清代诗人,生于1700年,卒于1775年。他以诗、书、画俱佳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画。赵熙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鲜明的个性。
《金浮图 腊八粥》创作于清代,是诗人在腊八节时写的,节日的习俗是吃腊八粥,象征着团圆与丰收。诗中通过简单的食物描绘出生活的艰辛与人情的温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这首诗以“腊八粥”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篇即以“残年饭”引入,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岁末时光的流逝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梅花旁边,简单的食物温暖着心灵。通过“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突显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尽管生活不易,但依旧能够感受到简单的快乐。
诗中的意象如“神鸦放口”,则带有一种孤独与无奈,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迷茫。而“谋生贱”与“哀鸿叫断”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悲伤。最后,诗人通过对李郭樽前的追忆,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社会的变迁,对比了昔日繁华与现今的孤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人情的思索。赵熙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呈现出了一幅充满哲理与人文关怀的诗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在生活的困境中寻找简单的快乐,表现了对人情温暖的渴望与对社会动荡的无奈。诗人通过日常的腊八粥,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腊八粥象征着什么?
A. 团圆与丰收
B. 战乱与孤独
C. 贫穷与悲凉
答案:A
“神鸦放口”中的“神鸦”指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孤独的心境
C. 欢乐的歌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李郭”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李白与郭子仪
B. 李清照与郭沫若
C. 李贺与郭璞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