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57
绿阴遮薇帐,浑忘曙。烧残蜡拥衾凄苦。片魂忽似度重关,历历窥门户。依稀见珠帘绣幕。娇容粉黛,数回也肯偷顾。忆昔轻离棹转,直恁匆匆去。争知得此时情绪。万般追悔,听晓夜刺促寒螀语。但惊起登楼,一望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
在翠绿的阴影下,遮住了花帐,完全忘记了晨曦的来临。蜡烛烧尽,蜷缩在被褥中感到凄苦。片段的灵魂似乎越过重重关卡,清晰地窥见了门口。依稀能看到珠帘和绣幕。那娇美的容颜和妆饰,数次也愿意偷偷地回眸。我回忆起当初轻轻摇橹划船时,竟然匆匆离去。谁能知道此时的情绪?万般追悔,只能听着晓夜里刺耳的寒蛩鸣叫。突然惊起,登上楼去,一望江水如线,远处隐隐数行烟树。
诗中提到的“珠帘绣幕”可以看作是古代女子闺房的奢华装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赞美与追求。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歌咏盛行的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而感性,常常表达对情感的珍视与追忆。
《采莲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思考。
《采莲令》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的词作。诗开篇以“绿阴遮薇帐”引入,描绘出一个幽静而美丽的环境,仿佛在低语着往日的甜美回忆。接着,诗人借用“烧残蜡拥衾凄苦”这句,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蜡烛的熄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片魂忽似度重关”一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过往的惋惜。诗中回忆轻离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匆匆去”的无奈与悔恨。最后的“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则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江水的细长如线,烟树的遥远模糊,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情感细腻,结构紧凑,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感情愈发浓烈。通过对景的描绘与情的抒发,表达了对爱与失去的深切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采莲令》通过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爱与失去的深切思考。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读者感同身受。
诗中“烧残蜡拥衾凄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江流如线”中的比喻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螀”指的是:
汪东的《采莲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汪东更侧重于孤独与追悔,李清照则多了些柔情与哀愁。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体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