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莲令》

时间: 2025-05-02 12:13:57

诗句

绿阴遮薇帐,浑忘曙。

烧残蜡、拥衾凄苦。

片魂忽似度重关,历历窥门户。

依稀见、珠帘绣幕。

娇容粉黛,数回也肯偷顾。

忆昔轻离棹转,直恁匆匆去。

争知得、此时情绪。

万般追悔,听晓夜、刺促寒螀语。

但惊起登楼,一望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57

采莲令

作者:汪东 〔清代〕


原文展示:

绿阴遮薇帐,浑忘曙。烧残蜡拥衾凄苦。片魂忽似度重关,历历窥门户。依稀见珠帘绣幕。娇容粉黛,数回也肯偷顾。忆昔轻离棹转,直恁匆匆去。争知得此时情绪。万般追悔,听晓夜刺促寒螀语。但惊起登楼,一望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阴影下,遮住了花帐,完全忘记了晨曦的来临。蜡烛烧尽,蜷缩在被褥中感到凄苦。片段的灵魂似乎越过重重关卡,清晰地窥见了门口。依稀能看到珠帘和绣幕。那娇美的容颜和妆饰,数次也愿意偷偷地回眸。我回忆起当初轻轻摇橹划船时,竟然匆匆离去。谁能知道此时的情绪?万般追悔,只能听着晓夜里刺耳的寒蛩鸣叫。突然惊起,登上楼去,一望江水如线,远处隐隐数行烟树。


注释:

  • 绿阴:翠绿的树荫。
  • 薇帐:用薇草制成的帐幕,形容环境优雅。
  • 烧残蜡:蜡烛烧尽,象征孤独和凄凉。
  • 片魂:魂灵的片段,表达思念之情。
  • 珠帘绣幕:形容精致的帘子和屏风,增添了诗的华美感。
  • 寒螀:秋虫,夜晚的虫鸣声,带有孤寂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珠帘绣幕”可以看作是古代女子闺房的奢华装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赞美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歌咏盛行的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而感性,常常表达对情感的珍视与追忆。

创作背景:

《采莲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采莲令》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的词作。诗开篇以“绿阴遮薇帐”引入,描绘出一个幽静而美丽的环境,仿佛在低语着往日的甜美回忆。接着,诗人借用“烧残蜡拥衾凄苦”这句,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蜡烛的熄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片魂忽似度重关”一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过往的惋惜。诗中回忆轻离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匆匆去”的无奈与悔恨。最后的“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则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江水的细长如线,烟树的遥远模糊,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情感细腻,结构紧凑,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感情愈发浓烈。通过对景的描绘与情的抒发,表达了对爱与失去的深切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阴遮薇帐:翠绿的树阴遮住了帐子,描绘出环境的幽静。
  2. 浑忘曙:完全忘记了黎明的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
  3. 烧残蜡拥衾凄苦:蜡烛烧尽,孤独地裹在被褥中,表现出孤独、无助的情感。
  4. 片魂忽似度重关:灵魂片段似乎越过重重关卡,传达对往昔的追忆。
  5. 依稀见珠帘绣幕:隐约看到华美的帘幕,增加了诗的华丽感。
  6. 娇容粉黛,数回也肯偷顾:佳人的美貌和妆容,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7. 忆昔轻离棹转,直恁匆匆去:回忆起往昔,因匆忙而离去,表达惋惜。
  8. 争知得此时情绪:谁能知道此时的情感状态,流露出无奈。
  9. 万般追悔:对过去的追悔,情感愈发沉重。
  10. 听晓夜刺促寒螀语:听着夜里的虫鸣,增添了孤寂之感。
  11. 但惊起登楼:突然被惊醒,表现出心境的变化。
  12. 一望江流如线,杳杳几行烟树:远眺江水如线,景象模糊,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细线,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万般追悔,听晓夜刺促寒螀语”,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 拟人:将环境与情感结合,使情感更加立体。

主题思想:

《采莲令》通过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爱与失去的深切思考。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宁静、美好。
  • 蜡烛:象征时间与孤独,暗示生命的流逝。
  • 珠帘绣幕:代表美好与奢华,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烧残蜡拥衾凄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满足
  2. “江流如线”中的比喻指的是什么?

    • A. 江水细长
    • B. 江水流动
    • C. 江水清澈
    • D. 江水湍急
  3. 诗中提到的“寒螀”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秋虫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汪东的《采莲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汪东更侧重于孤独与追悔,李清照则多了些柔情与哀愁。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体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汪东研究》
  • 《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王员外宰德安 送曾直馆归宁泉州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和李太保寄刁秘书 御筵送邓王 赋得彩燕 送李著和之汉阳 九日落星山登高 观灯玉台体十首 观灯玉台体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物壮则老 奇异果 愁多夜长 包含睹的成语 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坐失机宜 钝学累功 非字旁的字 阶柳庭花 麥字旁的字 徇道 四始 比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李下瓜田 国徽 施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