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登九华观》

时间: 2025-05-04 03:31:28

诗句

楼台三岛外,钟磬五云端。

入谷仙源迥,攀萝鸟道难。

泉声丹灶冷,花影玉笙寒。

坐觉天风起,神游极渺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8

原文展示:

春日登九华观
作者: 郭廑 〔明代〕

楼台三岛外,钟磬五云端。
入谷仙源迥,攀萝鸟道难。
泉声丹灶冷,花影玉笙寒。
坐觉天风起,神游极渺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上九华观的美丽景象。远处的楼台和三座岛屿在云端显得格外高耸,钟声和磬声在五云之上回荡。进入深谷后,仙境的源头显得遥远而独立,攀爬藤萝的道路非常艰难。泉水的声响让人感到冷意,花影在月光下显得清冷。坐在这里,感受到天风吹起,仿佛神游在无边无际的空间中。


注释:

  • 楼台:指高耸的建筑,常用于道观或寺庙。
  • 钟磬:钟和磬,乐器,常用于寺庙中,象征清幽的环境。
  • 仙源: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表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攀萝:指攀爬藤萝,形容旅途艰难。
  • 丹灶:指道教炼丹的灶,象征着修道和长生。
  • 玉笙:玉制的笙乐器,象征清雅的音乐。
  • 神游:精神出游,心灵的自由遨游。

典故解析:

  • 九华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位于安徽省,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而闻名。
  • 入谷:常用来描绘进入山谷的情景,象征着进入一种清净、宁静的境界。
  • 仙源:道教文化中常提到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寓意追求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廑,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诗和道教文化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怀着对自然的敬仰和对道教文化的崇尚,表达了在高处俯瞰自然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春日登九华观》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首联“楼台三岛外,钟磬五云端”以远景开篇,描绘了九华观的雄伟和高耸,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心境。随着诗的展开,逐渐深入到自然的细微之处,“入谷仙源迥,攀萝鸟道难”描绘了登临的艰辛,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渴望。

中间两句“泉声丹灶冷,花影玉笙寒”则在声音与色彩的对比中,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似乎在传达一种超然的寂寞情怀。最后一句“坐觉天风起,神游极渺漫”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心灵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悠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台三岛外:描绘远方的楼台和三座岛屿,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2. 钟磬五云端:表现声音的回响,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3. 入谷仙源迥:进入山谷,仙境的源头显得遥远,暗示理想的追求。
  4. 攀萝鸟道难:攀爬藤萝的道路艰难,象征追求理想的艰辛。
  5. 泉声丹灶冷:泉水的声音使人感到寒冷,暗示孤独的修行生活。
  6. 花影玉笙寒:花影在月光下显得清冷,增添了诗的意境。
  7. 坐觉天风起:坐着感受到天风,传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8. 神游极渺漫:心灵自由遨游,体现超越世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泉声丹灶冷,花影玉笙寒”形成了对照,增强了意境。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灵感受结合,营造出深邃的情感。
  • 夸张:通过极致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归属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台:象征高远和理想的追求。
  • 钟磬:代表宁静与宗教情怀。
  • 泉声:象征孤独与心灵的清澈。
  • 花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天风:象征自由与心灵的解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楼台三岛外”主要描绘的是?

    • A. 远方的山峰
    • B. 远方的楼台和岛屿
    • C. 河流的流向
  2. 诗中“泉声丹灶冷”中的“丹灶”指的是什么?

    • A. 烹饪的地方
    • B. 炼丹的灶
    • C. 祭祀的场所
  3. 诗中“神游极渺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追求财富
    • B. 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郭廑的诗更注重于道教的意境和自然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将山水与人情结合,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廑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选》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春日登九华观》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昭君怨 露筋祠 昭君怨 三月晦日送春,依依拈此调同赋 昭君怨 昭君怨 伤春 昭君怨 潼关送别兰姊 昭君怨 吊归绥昭君墓 昭君怨 昭君怨 忆旧游 昭君怨 昭君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昏塞 数黄道黑 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逼火 贳忍 撒科打诨 大发谬论 又字旁的字 去伪存真 简结尾的成语 俎上肉 万家灯火 气吞山河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