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09
寄菊坡吴府判
作者: 黄庚 〔宋代〕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
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时,音书无雁寄,
心事有鸥知。
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我对客居生活本就厌恶,并不是因为秋天的悲凉。
自从我们分别已经三年,人生百年又能有多少时光呢?
信音没有像大雁那样的时节,信件也没有人寄来,
我的心事只有海鸥能知晓。
遥想菊坡的菊花,西风吹来,香气满溢篱笆。
《寄菊坡吴府判》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思乡之作。诗中作者以“客怀元自恶”开篇,直接表露出他对客居生活的厌恶,言外之意则是对故乡的强烈思念。这种情感在传统诗词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秋季,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一别又三载”,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愁。在这里,作者不仅是在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在感慨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时光的无奈与珍惜。此时,音信的断绝更使得这种孤独感加深。诗中“音书无雁时,音书无雁寄”的反复,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结尾处,作者遥想故乡的菊花,提到“西风香满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故乡的象征。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既是对故乡美好的向往,也是在秋风中对生命的哲思。整首诗在对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