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2: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2:10:17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但教休剪伐,日用报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与竹子相伴的宁静画面。诗人家门对着南边的邻居,满是青翠的竹子,像是万竿玉立。虽然没有地方种植竹子,但通过篱笆也能欣赏到它们的美丽。清晨的露水仍挂在竹叶上,晴天的时候显得湿润;而在夏天的微风中,竹枝依然带着一丝寒意。只要不去剪伐这些竹子,它们就会日复一日地给我带来平安。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及其象征意义,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竹子的喜爱。竹子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常与君子形象相联系。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渊,号浑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据传此诗创作于黄庚居住的地方,四周环境宁静,竹子环绕,作者因此感悟而作。
《对竹》是一首体现田园生活趣味的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状态的细致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门对南邻竹”开篇,直接引入竹子这一意象,构建出一幅静谧的田园画面。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清白和高洁,诗人通过“青青玉万竿”来展现竹子的生机与美丽,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写了竹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状态,“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展现出竹子在晨露与夏风中的生动形象,激发读者对这种植物的亲切感。同时,诗中隐含了对生活的哲思,诗人只要能欣赏到竹子的美,便感到满足。结尾一句“但教休剪伐,日用报平安”更是将诗的主题升华,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安宁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青青玉万竿”),将竹子比作玉,增添了诗的美感;对仗(“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使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竹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A. 李白
B. 黄庚
C. 杜甫
诗中描述的竹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富贵
B. 坚韧与高洁
C. 繁荣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不安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尊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