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王孙十二首  其二 集句》

时间: 2025-07-30 19:44:43

诗句

乱山凝黛色高低。

江雨霏霏江草齐。

三户无人自乌啼。

绿杨堤。

笑杀山翁醉似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44:43

原文展示:

乱山凝黛色高低。江雨霏霏江草齐。三户无人自乌啼。绿杨堤。笑杀山翁醉似泥。

白话文翻译:

乱山的轮廓在黛色的阴影中高低起伏,江面上细雨纷飞,江边的草木齐整而绿。那三户人家里无人,只有乌鸦在啼叫。绿杨树旁的堤岸上,山翁醉得如泥,真是可笑。

注释:

字词注释:

  • 凝黛色:凝聚的黛色,形容山的颜色深沉如黛。
  • 霏霏:形容细雨飘洒的样子。
  • 三户:指三家人住在此地。
  • 乌啼:乌鸦叫声,通常带有孤寂之感。
  • 绿杨堤:指种满绿杨树的堤岸。
  • 笑杀:非常可笑,带有夸张成分。
  • 醉似泥:形容醉得非常厉害,像泥一样无力。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明确的典故,但“乌啼”与“山翁醉”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和戏剧闻名,尤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忆王孙十二首·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诗人在细雨纷飞的江边,描绘了高低起伏的山峦与生机盎然的草木,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画面。诗的前两句通过“乱山凝黛色高低”和“江雨霏霏江草齐”勾勒出了一幅清新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这里的“黛色”与“霏霏”的结合,深化了山水的层次感,增添了诗的氛围。

后两句的转折,特别是“三户无人自乌啼”,则将注意力引向人类的孤独,伴随着乌鸦的叫声,增加了几分幽凉之感。而“绿杨堤”与“笑杀山翁醉似泥”则给人以调侃的感觉,似乎在用一种轻松的口吻,描绘出醉酒者的滑稽状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山凝黛色高低:描绘山的轮廓,形容其色彩深沉,表现出自然的高低起伏。
  2. 江雨霏霏江草齐:细雨淅淅,草木生机勃勃,展现自然的生机。
  3. 三户无人自乌啼:人烟稀少,只有乌鸦的叫声,传达了一种孤独的气氛。
  4. 绿杨堤:描绘堤岸的景象,营造出一幅静谧的图画。
  5. 笑杀山翁醉似泥: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醉者的可笑,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似泥”,形象生动。
  • 对仗:如“江雨霏霏”、“江草齐”,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乌啼带有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事的感慨,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孤独并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重与永恒。
  • :象征流动与变化。
  • 乌鸦:象征孤独与离散。
  • 绿杨: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山凝黛色高低”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高山与流水
    • B. 高低起伏的山与深色的云雾
    • C. 荒野与沙漠
  2. “三户无人自乌啼”中“无人”指的是:

    • A. 有人但不在场
    • B. 只剩下乌鸦
    • C. 真的没有人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将《忆王孙十二首·其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色及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王之涣的诗强调了高远和壮丽,而刘基则更注重细腻和幽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刘基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 元日灵台官以初四日己酉时享遂以岁除日受誓于中书乃免朝贺纪诗八韵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 送成礼部谊叔察访守令河南山东 题辜德中瑞竹亭 题吴性存所藏赵仲穆竹枝双蝶图与玉山同赋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题王蕺隐画山水 题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幰幰 提土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疾风暴雨 重马 麻字旁的字 聊表寸心 票勇 包含谊的成语 海内鼎沸 转侧不安 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翅的词语有哪些 吃价 糜躯碎首 一竿风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