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2:30
醉太平 秋柳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烟绡露条。冷波断桥。西风人倚紫璚箫。
是今宵昨宵。当年绿髫。听莺翠杓。
春韶一箭雨潇潇。剩朝潮暮潮。
在烟雾缭绕的柳条上露珠晶莹,冷冷的波浪拍打着断桥,西风中有个人倚靠着紫色的箫。
今夜与昨夜都是如此,当年那年轻的绿发少女,听着莺鸟在翠绿的水边啼叫。
春天的韶光如同一支箭,雨水淅淅沥沥,剩下的只有朝潮和暮潮。
本诗未涉及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运用,表现了人在秋天的孤独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感悟。
作者介绍:梁鼎芬,字季华,号渔隐,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广泛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秋天柳景的描写,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的感慨。
梁鼎芬的《醉太平 秋柳》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图景。开篇用“烟绡露条”描绘了秋日的清晨,柳条上挂着露珠,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冷波断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传达了某种情感的断裂与孤独。西风吹来,吹散了过往的欢声笑语,留下的是对往昔的缅怀。
“是今宵昨宵”一句,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春天的美好似乎只在当年,那时的少女与莺鸟,一同构成了诗人心中的美好回忆。最后,通过“剩朝潮暮潮”来结束,诗人用潮水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的秋天画面,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歌的语言优美而简练,意象丰富,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诗中“烟绡露条”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冷波断桥”表达了什么情感?
“剩朝潮暮潮”中“潮”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