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作真赞》

时间: 2025-04-25 16:53:19

诗句

枯木寒岩,形影相依。

禄食而臞,孰与遁肥。

四十九年,我知其非。

已往不谏,来者庶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3:19

原文展示:

自作真赞
作者: 刘一止 〔宋代〕

枯木寒岩,形影相依。
禄食而臞,孰与遁肥。
四十九年,我知其非。
已往不谏,来者庶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枯木与寒岩相互依偎,形影不离。
得到了禄位却又瘦弱,谁能与我逃避肥腻的享受呢?
四十九年的生活,我知道这都是错误的。
过去的事情无法劝诫,未来的事情又能有多少希望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枯木: 干枯的树木,象征孤独和凋零。
  • 寒岩: 寒冷的岩石,暗示环境的严酷。
  • 禄食: 官位与俸禄,指生活的物质享受。
  • : 瘦弱的样子。
  • 遁肥: 逃避奢华的生活。
  • 庶几: 希望能够、或许。

典故解析:

  • “形影相依”: 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常用来比喻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深厚。
  • “四十九年”: 指作者一生的经历与感悟,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一止,字梦得,号白云,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心态变化的时期,作者通过个人的遭遇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枯木寒岩”的意象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作者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诗中通过对比“禄食而臞”和“遁肥”,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厌倦,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物质的享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使人失去本真。四十九年的时光,作者意识到自己走入了错误的方向,无法再回头,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叹息。结尾的“来者庶几”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希望的渺茫。

整首诗不仅是个人的感悟,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士人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枯木寒岩,形影相依。”: 描绘出一种冷清的环境,暗示孤独的心境。
  • “禄食而臞,孰与遁肥。”: 质问得到了官位与物质享受,却变得瘦弱,何不逃避奢华的生活呢?
  • “四十九年,我知其非。”: 反思自己过去的选择,意识到人生的错误。
  • “已往不谏,来者庶几。”: 对过去的无能为力与对未来的渺小希望,传达出一种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枯木寒岩”比喻孤独与荒凉的心境。
  • 对仗: 前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对物质享受的反思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木: 象征孤独与衰败。
  • 寒岩: 代表着冷酷与无情的环境。
  • 禄食: 代表着世俗的享受与权力。
  • : 意指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贫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禄食而臞”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得到权位却生活奢华
    B. 得到权位却身体消瘦
    C. 享受生活却失去自由
    D. 生活贫困却依然坚韧

  2. “已往不谏”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对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他人的劝告无动于衷
    D. 追溯往事的意义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享乐的态度。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对比:

  • 刘一止 vs. 陶渊明: 刘一止在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挣扎与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形成对比,前者感到无奈而后者则选择了逃避尘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刘一止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声 奉和鲁望齐梁怨别次韵 润卿遗青z3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褚家林亭 伤开元观顾道士 友人以人参见惠因以诗谢之 送董少卿游茅山 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悛结尾的成语 红妆素裹 会意 旡字旁的字 包含匡的成语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卧狼当道 势不可当 失语症 惠风和畅 逞脸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幽居 粒米束薪 也结尾的成语 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碍道场 衣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