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

时间: 2025-05-06 12:58:08

诗句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

诚明所锺皆贤杰,从容中道无欹倾。

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

积羽沈舟毁销骨,正人夫从奸者朋。

主知膠固未遐弃,两轓五马犹专城。

欧阳祕阁官职卑,欲雪忠良无路岐。

累幅长书快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

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

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

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

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

汲黯尝纠公孙詐,弘於上前多谢之。

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

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忆过扬当时。

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

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58:08

原文展示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诚明所锺皆贤杰,从容中道无欹倾。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积羽沈舟毁销骨,正人夫从奸者朋。主知膠固未遐弃,两轓五马犹专城。欧阳祕阁官职卑,欲雪忠良无路岐。累幅长书快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汲黯尝纠公孙詐,弘於上前多谢之。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忆过扬当时。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白话文翻译

人们秉承天地中和之气而生,气正者为诚明之人。诚明之人所钟爱的都是贤杰,他们从容中道,不偏不倚。范京兆提出嘉谋谠论,激奸纠缪,扬名王庭。积羽沉舟,毁销骨,正人君子与奸邪之人为朋。主上知其忠诚,未曾远弃,两轓五马,犹专城。欧阳祕阁官职卑微,欲雪忠良之冤无路可寻。累幅长书,快意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虑。人们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汲黯尝纠公孙诈,弘于上前多谢之。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忆过扬当时。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注释

  • 人禀天地中和生:人们秉承天地中和之气而生。
  • 气之正者为诚明:气正者为诚明之人。
  • 诚明所锺皆贤杰:诚明之人所钟爱的都是贤杰。
  • 从容中道无欹倾:他们从容中道,不偏不倚。
  • 嘉谋谠论范京兆:范京兆提出嘉谋谠论。
  • 激奸纠缪扬王庭:激奸纠缪,扬名王庭。
  • 积羽沈舟毁销骨:积羽沉舟,毁销骨。
  • 正人夫从奸者朋:正人君子与奸邪之人为朋。
  • 主知膠固未遐弃:主上知其忠诚,未曾远弃。
  • 两轓五马犹专城:两轓五马,犹专城。
  • 欧阳祕阁官职卑:欧阳祕阁官职卑微。
  • 欲雪忠良无路岐:欲雪忠良之冤无路可寻。
  • 累幅长书快幽愤:累幅长书,快意幽愤。
  • 一责司谏心无疑:一责司谏,心无疑虑。
  • 人谓高君如挞市:人们谓高君如挞市。
  • 出见缙绅无面皮:出见缙绅无面皮。
  • 高君携书奏天子:高君携书奏天子。
  • 游言容色仍怡怡:游言容色仍怡怡。
  • 反谓范文谋疏阔:反谓范文谋疏阔。
  • 投彼南方诚为宜:投彼南方诚为宜。
  • 永叔忤意窜西蜀:永叔忤意窜西蜀。
  • 不免一中谗人机:不免一中谗人机。
  • 汲黯尝纠公孙詐:汲黯尝纠公孙诈。
  • 弘於上前多谢之:弘于上前多谢之。
  • 上待公孙礼益厚:上待公孙礼益厚。
  • 当时史官犹刺讥:当时史官犹刺讥。
  • 司谏不能自引咎:司谏不能自引咎。
  • 复将忆过扬当时:复将忆过扬当时。
  • 四公称贤尔不肖:四公称贤尔不肖。
  • 谗言易入天难欺:谗言易入天难欺。
  • 朝家若有观风使:朝家若有观风使。
  • 此语请与风人诗:此语请与风人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仙游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以书法闻名于世。此诗是蔡襄对当时政治斗争的反映,表达了对忠良之士的同情和对奸佞之徒的憎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当时政治斗争激烈,忠良之士屡遭陷害。蔡襄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忠良之士的同情和对奸佞之徒的憎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

诗歌鉴赏

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通过对忠良之士和奸佞之徒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正义的坚持和对邪恶的憎恶。诗中,“诚明所锺皆贤杰”一句,强调了贤杰的品德高尚,而“正人夫从奸者朋”则揭示了奸佞之徒的丑恶嘴脸。通过对范京兆、欧阳祕阁等忠良之士的赞颂,以及对高若讷等奸佞之徒的批判,蔡襄表达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和对邪恶的深刻憎恶。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积羽沈舟毁销骨”用以比喻奸佞之徒的危害,而“谗言易入天难欺”则强调了谗言的危害和天道的公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蔡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禀天地中和生:人们秉承天地中和之气而生。
  2. 气之正者为诚明:气正者为诚明之人。
  3. 诚明所锺皆贤杰:诚明之人所钟爱的都是贤杰。
  4. 从容中道无欹倾:他们从容中道,不偏不倚。
  5. 嘉谋谠论范京兆:范京兆提出嘉谋谠论。
  6. 激奸纠缪扬王庭:激奸纠缪,扬名王庭。
  7. 积羽沈舟毁销骨:积羽沉舟,毁销骨。
  8. 正人夫从奸者朋:正人君子与奸邪之人为朋。
  9. 主知膠固未遐弃:主上知其忠诚,未曾远弃。
  10. 两轓五马犹专城:两轓五马,犹专城。
  11. 欧阳祕阁官职卑:欧阳祕阁官职卑微。
  12. 欲雪忠良无路岐:欲雪忠良之冤无路可寻。
  13. 累幅长书快幽愤:累幅长书,快意幽愤。
  14. 一责司谏心无疑:一责司谏,心无疑虑。
  15. 人谓高君如挞市:人们谓高君如挞市。
  16. 出见缙绅无面皮:出见缙绅无面皮。
  17. 高君携书奏天子:高君携书奏天子。
  18. 游言容色仍怡怡:游言容色仍怡怡。
  19. 反谓范文谋疏阔:反谓范文谋疏阔。
  20. 投彼南方诚为宜:投彼南方诚为宜。
  21. 永叔忤意窜西蜀:永叔忤意窜西蜀。
  22. 不免一中谗人机:不免一中谗人机。
  23. 汲黯尝纠公孙詐:汲黯尝纠公孙诈。
  24. 弘於上前多谢之:弘于上前多谢之。
  25. 上待公孙礼益厚:上待公孙礼益厚。
  26. 当时史官犹刺讥:当时史官犹刺讥。
  27. 司谏不能自引咎:司谏不能自引咎。
  28. 复将忆过扬当时:复将忆过扬当时。
  29. 四公称贤尔不肖:四公称贤尔不肖。
  30. 谗言易入天难欺:谗言易入天难欺。
  31. 朝家若有观风使:朝家若有观风使。
  32. 此语请与风人诗:此语请与风人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积羽沈舟毁销骨”用以比喻奸佞之徒的危害。
  • 对仗:如“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中的对仗。
  • 拟人:如“谗言易入天难欺”中的拟人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忠良之士和奸佞之徒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正义的坚持和对邪恶的憎恶。诗中强调了贤杰的品德高尚,揭示了奸佞之徒的丑恶嘴脸,表达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和对邪恶的深刻憎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诚明:代表品德高尚的贤杰。
  • 奸佞:代表丑恶嘴脸的奸佞之徒。
  • 积羽沈舟毁销骨:比喻奸佞之徒的危害。
  • 谗言易入天难欺:强调谗言的危害和天道的公正。

意象解释

  • 诚明:代表品德高尚的贤杰,是作者赞颂的对象。
  • 奸佞:代表丑恶嘴脸的奸佞之徒,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 积羽沈舟毁销骨:比喻奸佞之徒的危害,形象地揭示了奸佞之徒对社会的破坏。
  • 谗言易入天难欺:强调谗言的危害和天道的公正,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范京兆”是指谁? A. 范仲淹 B. 欧阳修 C. 高若讷 D. 蔡襄

  2. 诗中“积羽沈舟毁销骨”用以比喻什么? A. 忠良之士的困境 B. 奸佞之徒的危害 C. 天道的公正 D. 政治斗争的激烈

  3. 诗中“谗言易入天难欺”表达了什么? A. 谗言的危害 B. 天道的公正 C. 忠良之士的困境 D. 奸佞之徒的危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蔡襄的这首诗都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蔡襄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忠良之士的同情和对奸佞之徒的憎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蔡襄诗集》
  • 《宋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包括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诗词背景、诗歌鉴赏、诗词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诗词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广陵偶题二首 雁山迷路 南海浴日亭拜长至 恩平中火 迁祠部拜孝陵 登献花岩芙蓉阁 奉寄李苍门谏议并呈省院诸公二十韵 相圃新成十韵示诸生 秋日西池望二仙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货难售 喘息之间 断简残编 前旆 灵景 一身是胆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辵字旁的字 包含然的词语有哪些 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孤衾独枕 折文旁的字 邀名 耂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贾子 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