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5
陆游的《二月二十四日夜大风异常》
天青无云星错落,大风忽自西南作。
寿藤老木不自全,门外岂容存略彴。
翁媪惊呼儿女泣,屋瓦飞空吁可愕。
巢倾共闵乌鹊死,空黑还疑鬼神恶。
南邻仅有瓜牛庐,转盼卷去无遗余。
腐儒自笑独耐事,一灯荧荧犹读书。
在这个二月的夜晚,天空清澈无云,繁星错落,突然从西南方向刮起了一阵大风。老藤和老树都无法自保,门外的竹子更是无处容身。老人和老妇人惊呼,儿女们哭泣,屋顶瓦片飞起,令人惊愕。鸟巢倾斜,连乌鸦和喜鹊都死去,空旷的夜色让人怀疑是鬼神作祟。南边邻居的瓜田和牛舍,眼看着被风卷走,毫无剩余。腐朽的读书人自嘲自己安于此事,仍在微弱的灯光下坚持读书。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词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著称。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的背景。诗人在大风之夜,目睹自然的威力,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沉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恐惧。首句“天青无云星错落”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空,接着是“大风忽自西南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大风的突兀与不可抗拒。诗中通过“翁媪惊呼儿女泣”展现了家庭成员面对灾难时的恐慌与无奈,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诗人并未直接描写自己对灾难的反应,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来映衬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一句“一灯荧荧犹读书”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淡定与从容,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灾害,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时的无助和恐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坚守与从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翁媪”指的是?
诗中的“腐儒”指的是?
陆游的《二月二十四日夜大风异常》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自然与社会动荡的感慨,但陆游更关注个人在自然灾害中的无奈与坚守,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