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2:02
吾贫无时醒,日月忽遄迈。
空林春采葚,荒垄秋种稗。
孤学有自来,饥死奚足怪。
著书充栋宇,一字不肯卖。
我贫穷到无时无刻能清醒,日月在不知不觉中飞快地流逝。
空旷的森林里春天采摘桑葚,荒废的田垄在秋天播种杂草。
孤独的学问来源于自我,饿死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
我写书充满整个房屋,却一字也不愿意出售。
作者介绍: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的诗歌作品以表达爱国情怀、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而著称,风格多样,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他在诗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我的反思。《东斋杂书》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及对知识和创作的坚持。
《东斋杂书》是一首深具个人色彩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执着。开头两句“吾贫无时醒,日月忽遄迈”展示了诗人沉浸在贫困与忙碌的生活中,生活的艰辛让他无法清醒过来,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仿佛在无情地嘲弄他的无奈与无助。接下来的“空林春采葚,荒垄秋种稗”则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落魄,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荒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学问追求的孤独与艰辛。
而“孤学有自来,饥死奚足怪”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是孤独的,尽管可能因此而面临饥饿与困苦,但他却不以为然,反而展现出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最后一句“著书充栋宇,一字不肯卖”则是对知识价值观的坚定立场,表明即使在贫穷中,他也坚持不将自己的知识与创作出售,这种坚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高尚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现了陆游对个人命运、社会现状和知识价值的思考,展现出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知识追求的坚持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高尚情怀,揭示了在贫困中仍保持对文化和理想的坚守。
诗词测试: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著书充栋宇”中的“栋宇”指的是什么?
“饥死奚足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东斋杂书》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国家与个体命运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学术追求与生活困境,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百姓的疾苦,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异同,但都显现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