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42
又见皇华赋北征,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又一次看到皇华(指皇帝的号令)赋予北方的征战,
谪仙般的英俊气质如同秋天的雄鹰。
诗作完成时,月光照耀紫塞(指边疆)在三更时分,
马儿渡过黄河时却是十丈厚的冰。
赵北和燕南是否还有人存在?
归顺汉朝的胡人到底有谁呢?
天家的社稷英灵依然在,
时常在五陵(指长安附近的陵墓)升起佳气。
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是一首融合了战争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诗的开篇“又见皇华赋北征”直接点出征战的主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和将士的关心与期盼。接下来的“谪仙俊气似秋鹰”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才气,也象征着那些出征将士的英勇与气概。诗中对夜晚月色的描写,塑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壮烈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征途上的艰辛。
“马渡黄河十丈冰”则以饱满的意象唤起读者对北方严寒环境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战士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发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表达了诗人对社稷安宁的渴望与对历史荣光的追忆,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争的思考,也有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谪仙”是指什么?
A. 被贬谪的神仙
B. 战士的称谓
C. 皇帝的称号
D. 诗人的别号
“马渡黄河十丈冰”中,黄河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士的勇敢
B. 北方的气候
C. 国家富强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五陵”主要象征: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辉煌
C. 社会的动荡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衰落,而杨万里的诗则在忧虑中透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