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朝士使虏》

时间: 2025-05-01 02:04:42

诗句

又见皇华赋北征,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42

原文展示:

又见皇华赋北征,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看到皇华(指皇帝的号令)赋予北方的征战,
谪仙般的英俊气质如同秋天的雄鹰。
诗作完成时,月光照耀紫塞(指边疆)在三更时分,
马儿渡过黄河时却是十丈厚的冰。
赵北和燕南是否还有人存在?
归顺汉朝的胡人到底有谁呢?
天家的社稷英灵依然在,
时常在五陵(指长安附近的陵墓)升起佳气。

注释:

  • 皇华:古代指皇帝的威令。
  • 谪仙:指被贬谪的神仙,形容人品高尚。
  • 紫塞:指北方的边境地区。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这里暗指北方的艰苦环境。
  • 赵北、燕南:指古代的地理位置,赵国位于北方,燕国位于南方。
  • 社稷:国家的根本,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 五陵:指汉代的陵墓,常用于象征历史与荣耀。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谪仙”典故,出自李白等诗人,形象化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自谦与对命运的不满。
  • “黄河十丈冰”描绘了北方寒冷的环境,反映出当时战士面临的艰难困境。
  • “天家社稷英灵在”表明对国家及其保护神的敬仰,体现出诗人家国情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方战乱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是一首融合了战争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诗的开篇“又见皇华赋北征”直接点出征战的主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和将士的关心与期盼。接下来的“谪仙俊气似秋鹰”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才气,也象征着那些出征将士的英勇与气概。诗中对夜晚月色的描写,塑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壮烈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征途上的艰辛。

“马渡黄河十丈冰”则以饱满的意象唤起读者对北方严寒环境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战士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发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表达了诗人对社稷安宁的渴望与对历史荣光的追忆,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争的思考,也有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又见皇华赋北征:再一次看到皇帝的号令下达北方的征战。
  2. 谪仙俊气似秋鹰:形容出征的将士,气质如同被贬谪的神仙般英俊,像秋天的雄鹰一般高亢。
  3. 诗成紫塞三更月:在紫塞边境,夜深人静时,月光洒下,诗人完成了这首诗。
  4. 马渡黄河十丈冰:描述马匹在厚冰上渡过黄河,暗示着极度寒冷的环境。
  5. 赵北燕南有人否:问道北方的赵国和南方的燕国是否还有人存在,带有一种历史感的悲哀。
  6. 禽胡归汉竟谁曾:归顺汉朝的胡人究竟有谁,表达对历史的反思。
  7. 天家社稷英灵在:即使在动荡中,国家的英灵依然存在。
  8. 佳气时时起五陵:时常有祥和的气息升起在五陵,寓意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士比作“秋鹰”,形象生动。
  • 对仗:如“赵北燕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多个意象的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皇华:象征国家的威严与命令,代表着统治者的决策。
  • 谪仙:代表才华与命运的无奈,暗示诗人的自我认知。
  • 黄河:象征北方的艰难与冷酷,突出战争的残酷。
  • 五陵: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往昔的辉煌与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谪仙”是指什么? A. 被贬谪的神仙
    B. 战士的称谓
    C. 皇帝的称号
    D. 诗人的别号

  2. “马渡黄河十丈冰”中,黄河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士的勇敢
    B. 北方的气候
    C. 国家富强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五陵”主要象征: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辉煌
    C. 社会的动荡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送朝士使虏》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衰落,而杨万里的诗则在忧虑中透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瑶台第一层 次张芦川韵,春节大雪三日 瑶台第一层 吴大卿寿日 瑶台第一层 元宵 瑶台第一层 崔大师生辰 荔枝香近 重午与朱师佟老同赋 荔枝香近 荔枝香近 市楼小饮,别吴门诸友,和古微 荔枝香近 第二体 荔枝香近 荔枝香近 荔支,用七十三字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患 连类比事 褂子 扫榻以迎 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波澜壮阔 杂七碎八 抵足谈心 谨始虑终 不知虚实 隶字旁的字 牵制 辛字旁的字 一开头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三框儿的字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