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9:48
作者:周之琦 〔清代〕
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
仿佛前游如梦里。尚渔舟闲系。
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
小山上稀疏的树木,墨色轻轻渲染,层层烟雾中的青翠。
蜿蜒的石径旁有一座孤单的亭子,传达出隐者的情意。
仿佛我以前游历的场景如同梦境一般。渔舟仍然闲闲地系在那里。
曲折的港口斜通向武陵溪,我想问你是否见过那桃花盛开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隐士情怀。其作品常以清新、淡雅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之琦游览倪云林的山水画作时,受到画中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留春令 题画:倪云林溪亭山色》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小山、树木、亭子、渔舟的描绘,组成了一幅静谧优雅的山水画面。开头的“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画作的细腻与深邃。接下来的“石径萦回一亭孤”,则展现了隐士的宁静与孤独,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
“仿佛前游如梦里”一句,带有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追忆与怀念。诗中的“曲港斜通武陵溪”,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暗示着诗人希望能找到那片人迹罕至的桃花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自然描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美感。
逐句解析:
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
小山和稀疏的树木,描绘出轻盈的墨色渲染,层层叠叠的青翠,展现出自然的层次感和气氛。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
描述石径曲折,旁边有一座孤独的亭子,传递出隐者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清幽。
仿佛前游如梦里。尚渔舟闲系。
回忆过去的游历如同梦境,渔舟闲闲停靠,营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
描述港口曲折而通向武陵溪,询问是否见过桃花,寄托了对理想桃花源的向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基调清新淡雅,充满了诗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墨痕轻染”指的是什么?
A. 墨水的颜色
B. 山水画的渲染效果
C. 诗人的情感
“曲港斜通武陵溪”中的“武陵溪”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桃花源的理想生活
C. 繁华的城市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隐士般的宁静生活
C. 商业繁忙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