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41
原文展示:
次韵斯远闻蕃移官岳州见寄 赵蕃 〔宋代〕
西南之役凡几州,行行不已兹登楼。 几怀佳日怅日暮,谁谓澄江驱客愁。 巴陵洞庭故胜绝,李白杜甫曾漂流。 亦思著句道所以,语不惊人空白头。
白话文翻译:
西南的战役涉及了多少州,我不断地行走,最终登上了这座楼。 我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却惆怅于日暮的来临,谁能说清澈的江水能驱散我的忧愁。 巴陵和洞庭湖依然美丽绝伦,李白和杜甫也曾在这里漂泊。 我也想写下诗句表达这一切,但言语无法打动人心,只能让我的头发变白。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听到友人斯远被调任岳州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听到友人斯远被调任岳州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西南之役”可能指的是宋代对西南地区的军事行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西南之役凡几州”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巴陵洞庭故胜绝,李白杜甫曾漂流”一句,通过对巴陵和洞庭湖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最后两句“亦思著句道所以,语不惊人空白头”,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对巴陵洞庭湖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南之役”指的是什么? A. 宋代对西南地区的军事行动 B. 诗人个人的旅行经历 C. 李白和杜甫的漂泊经历 D. 巴陵和洞庭湖的美景 答案:A
诗中“澄江驱客愁”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清澈的江水能驱散诗人的忧愁 B. 清澈的江水无法驱散诗人的忧愁 C. 诗人希望清澈的江水能驱散忧愁 D. 诗人对清澈的江水的赞美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巴陵洞庭”是指什么地方? A. 巴陵和洞庭湖 B. 巴陵和长江 C. 洞庭湖和长江 D. 巴陵和黄河 答案:A
诗中“语不惊人空白头”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 B. 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成功和喜悦 C. 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放弃和绝望 D. 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骄傲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