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4 10:26:06

诗句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

素位聊无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06

原文展示: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洞穴偏僻而荒凉,仿佛是为我而暂时设立的。我披着草叶,沿着风吹过的台阶,搬到这个幽静的地方居住。
在岩石的洞窟里生火做饭,依靠石垒放下我的床铺。
穹顶的空气仍然充满着烟雾,平坦的地面也时常被扫拭干净。
书籍和卷宗随意堆放,酒壶和杯子散发出光彩。
居住在这里真是何等简单,恬淡的心境正是我所追求的。
难道我不怀念故乡吗?但我在这里的平静生活,丝毫不感到后悔。

注释:

  • 古洞:指古老的洞穴。
  • :闭合,隐秘的意思。
  • 虚设:空虚地设置,暗含对环境的感慨。
  • 披莱:披上草叶,形容朴素的生活。
  • 幽垲:幽静的地方。
  • 穹窒:穹顶,指洞穴的顶部。
  • 樽壶:酒器,象征生活的乐趣。
  • 信何陋:意指这种生活虽然简陋,却真实可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而立,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其哲学思想被称为“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守仁隐居之时,他在东洞的生活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此时的王守仁面临着政治上的挫折,他选择隐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乡土的思念与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在东洞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古洞的荒凉与偏僻烘托出一种孤独感,仿佛是为他特意设立的隐居之所。接下来,通过“披莱历风磴”的描写,展现了他在自然中自得其乐的情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抵达精神自由的愉悦。

诗中“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生动描绘了他平淡而充实的生活场景。王守仁在这里不仅是追求物质的满足,更是在追求精神的宁静和内心的和谐。穹窒中的烟雾,虽然遮蔽了视线,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气息,象征着他在艰苦环境中寻找到的温馨与安宁。

最后两句“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道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种简朴的生活中找到了自我,感到无怨无悔。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平淡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展现了王守仁的思想深度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古洞閟荒僻:描绘环境的荒凉与偏僻。
    2. 虚设疑相待: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
    3. 披莱历风磴:体现自然的亲近与生活的朴实。
    4. 移居快幽垲:表明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5. 营炊就岩窦:生动描绘居住条件。
    6. 放榻依石垒:展示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7. 穹窒旋薰塞:环境的温暖与宁静。
    8. 夷坎仍扫洒:体现生活的简朴与整洁。
    9. 卷帙漫堆列:表现知识的积累。
    10. 樽壶动光彩:象征生活的乐趣。
    11. 夷居信何陋:强调简朴生活的真实。
    12. 恬淡意方在:表达内心的宁静。
    13. 岂不桑梓怀:流露对故乡的思念。
    14. 素位聊无悔:体现对现状的满足与无怨。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穹窒旋薰塞”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空气的温暖。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超越,强调简朴生活的真实价值,表达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古洞:象征隐居与自然。
  • 草莱:象征朴素与简单。
  • 岩窦:代表自然的庇护。
  • 樽壶:象征生活中的乐趣与享受。
  • 桑梓:代表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守仁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夷居信何陋”是想表达什么?
    A. 生活条件差
    B. 简朴生活的真实可贵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樽壶”象征什么?
    A. 知识
    B. 生活的乐趣
    C. 家乡
    D.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王守仁的《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王守仁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超越,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鸣,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自大宁泛舟还泾川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与同馆昼会王公衡家分韵得瓜字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鸾鹄在庭 采字头的字 散剂 穷纤入微 门字框的字 颧颊 禾字旁的字 包含墅的词语有哪些 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大徒伤悲 六臂三头 包办代替 姐们儿 铁钱蕨 圆空 包含铉的词语有哪些 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