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蕨》

时间: 2025-05-07 04:40:23

诗句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子职,勿更贻亲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40:23

原文展示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子职,勿更贻亲哀。

白话文翻译

在西山下采蕨,攀登陡峭的山崖。
游子远望故乡,泪水流下心如刀割。
浮云遮住了广阔的天空,落日无法再回头。
南归的船已经断了楫,北望时风沙弥漫。
一切都已结束,不必再让父母忧伤。

注释

字词注释

  1. 采蕨:采集蕨类植物,常用于食用或药用。
  2. 扳援:攀援、扶持的意思,形容登山的艰难。
  3. 陟崔嵬:攀登高峻的山崖。
  4. 游子:指漂泊在外的游子,通常用来形容思乡的情感。
  5. 泪下心如摧:泪水流下,心中痛如刀割。
  6. 浮云塞长空:浮云遮蔽了辽阔的天空。
  7. 颓阳不可回:落日无法再回到天边,象征时间的流逝。
  8. 南归断舟楫:南归的船已经断了桨,象征归乡无望。
  9. 北望多风埃:北方的风沙四起,环境恶劣。
  10. 已矣供子职:一切都已结束,供养父母的责任。
  11. 勿更贻亲哀:不要再给父母带来忧伤。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无奈,反映了古代游子的普遍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心学的创立者之一,其哲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守仁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尤其在政治上屡遭贬谪,这些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采蕨》创作于王守仁游历西山期间,那时他可能正面临着人生的种种困惑与矛盾,因而在山中采蕨时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所表达的游子情怀,既是对家乡的眷恋,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采蕨》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西山采蕨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及人生的无奈。起初的“采蕨西山下”,带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画面,然而随后的“游子望乡国”,则转入了游子的内心独白,情感顿时变得沉重。泪水的流下,象征着对家乡深切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在意象的构建上,浮云与颓阳的描绘,营造了一个苍凉而又绝望的氛围。浮云遮住了天空,正如游子心中对未来的迷惘,颓阳的落日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无法回头的遗憾。最后两句“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则是对归乡无望的深刻反思,游子不仅面临着回乡的困难,更被现实的风沙所困扰。

整首诗在情感的传达上层次分明,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王守仁通过这一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的结合,完美地体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蕨西山下:描绘出诗人远足西山、采集蕨类植物的情景,展示自然之美。
  2. 扳援陟崔嵬:通过攀登陡峭的山,传达出艰难的过程,象征人生的挑战。
  3. 游子望乡国:游子在异乡,目光所及尽是对故乡的渴望与思念。
  4. 泪下心如摧:泪水流淌,心中痛苦如刀割,进一步强调思乡之情的深刻与痛楚。
  5. 浮云塞长空:浮云遮蔽天空,象征游子心中的迷茫与无助。
  6. 颓阳不可回:落日无法再回,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7. 南归断舟楫:归乡的希望破灭,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8. 北望多风埃:北方的风沙更添困扰,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9. 已矣供子职:一切都已结束,游子的责任感与无奈。
  10. 勿更贻亲哀:对父母的关怀,不愿再让他们忧伤。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2. 比喻:浮云与颓阳的意象比喻游子的迷茫与无奈。
  3.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使得情感更具真实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游子思乡情怀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对亲情的关怀与责任感。这种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顽强。
  2. 西山:代表远方与归属,游子的心灵寄托。
  3. 浮云:象征迷茫与不确定的未来。
  4. 颓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5. 舟楫:象征归乡的希望与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谁?

    • A. 游子的父母
    • B. 远行的青年
    • C. 西山的植物
  2. “浮云塞长空”中的“浮云”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未来
    • B. 游子的迷茫与无助
    • C. 时间的流逝
  3. “南归断舟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归乡的希望
    • B. 归乡的失落
    •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 《春望》(杜甫):同样体现了对故乡的牵挂与时代的苦痛。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采蕨》中的思乡情感相似,均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困扰。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家庭的忧虑,而王守仁则强调游子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王阳明全集》
  • 《明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以上内容全面解析了王守仁的《采蕨》,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椒屯墟 泊舟 灵风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井底捞月 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道大莫容 张公吃酒李公醉 有天无日 折文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娱心 包含汝的词语有哪些 棠橹 笔力独扛 轩盖 陵竞 反犬旁的字 狼子兽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