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参寥示简元规诗用其韵寄之》

时间: 2025-05-02 17:58:35

诗句

人间何向不盐梅,江海元从蚁穴开。

列戟门庭扫踪迹,只应飞矢亦潜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8:35

原文展示

人间何向不盐梅,江海元从蚁穴开。
列戟门庭扫踪迹,只应飞矢亦潜来。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哪里没有盐梅的味道呢?江海的水流都是从小小的蚁穴中始发的。
在门庭上列着戟,扫去往来的痕迹,想必那飞来的箭矢也是潜藏而至的。

注释

  1. 盐梅:盐和梅,指代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和果品,寓意生活的味道。
  2. 江海: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浩大的天地。
  3. 蚁穴:小小的洞穴,形象地表现出微小之物孕育出大事。
  4. 列戟:古代武器,象征威严和防守。
  5. 飞矢:箭矢,代表远方来袭的隐秘力量。

典故解析

“蚁穴开”是一个比喻,借用自然界的力量,表现出微小事物的影响力,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不起眼事物的重视;“列戟门庭”则可能与古代守卫和防备的文化背景相关,表达出一种警觉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浩,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活跃于北宋时期,作品多聚焦于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琐事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独特的比喻,展示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与宏大事物之间的联系。开篇以“人间何向不盐梅”引入,令人联想到生活的普遍性与广泛性,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接着“江海元从蚁穴开”则将微小之物与浩瀚之景联系起来,强调了小事物的潜在力量和影响力,这一意象引人深思。

此外,诗中“列戟门庭扫踪迹”则传达出一种警惕与防备的心理,似乎在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与察觉。而最后一句“只应飞矢亦潜来”的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暗示着潜在的危险与机遇,给整首诗增添了层次感与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人间何向不盐梅”:表达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缺少味道,隐喻人生的多彩。
    • “江海元从蚁穴开”:强调微小事物的巨大影响,寓意深远。
    • “列戟门庭扫踪迹”:展现一种警觉的状态,象征着防御和守护。
    • “只应飞矢亦潜来”:暗示来自外界的潜在威胁,含有警示意味。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蚁穴”比喻微小事物对整体的影响。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戟与飞矢象征着防备与潜在的威胁,增添了诗的深意。
  3.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微小事物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同时也传达出警觉和防备的必要性,揭示了生活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意象分析

  1. 盐梅:象征生活的滋味,隐喻人情世故。
  2. 江海:象征浩大与广阔,寓意人生的无尽可能。
  3. 蚁穴:代表微小与不起眼,强调对小事的重视。
  4. :象征防卫与威严,传达警惕之意。
  5. 飞矢:暗示突如其来的威胁,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盐梅”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味道
    • B. 战争的武器
    • C. 自然的美景
  2. “江海元从蚁穴开”是强调什么?

    • A. 小事物的影响力
    • B. 大自然的浩大
    • C. 生活的复杂性
  3. “列戟门庭扫踪迹”中的“戟”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多样性
    • B. 防备与警觉
    •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邹浩的《参寥示简元规诗用其韵寄之》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邹浩更侧重于微小事物的影响,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闽中元夕 游叶丞相园有感 红蕉二首 其一 因见市人以瓦缶 出闽中四首 使北二首 其一 和唐户古律三首 足弱二首 其二 早朝 送胡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极贵 包含狗的成语 尽锐出战 手字旁的字 建嗣 又字旁的字 不拘 兔开头的成语 箫韶九成 少从 多言数穷 包含树的词语有哪些 玩日愒月 高天厚地 卜字旁的字 行策 见字旁的字 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