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6
班超
邹浩 〔宋代〕
功名从古病难成,
况作天西绝域行。
纵有平陵同落落,
其如卫候尚营营。
杀妻吴起终遭逐,
上疏鸿卿不免刑。
定远独能逢圣主,
千年万岁蔼嘉声。
功名从古以来就难以获得,何况是在这遥远的西域行走呢?即使有像平陵那样的英雄豪杰,也比不上卫国的候选人那样热衷于政权的争斗。吴起因杀妻而被驱逐,鸿卿在上疏时也难逃刑罚。唯有定远才能遇到明主,才会流传千年万岁,声名显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邹浩,南宋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处于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思个人理想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提及历史人物班超、吴起及鸿卿等,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开头两句直入主题,强调了自古以来功名就难以成就,尤其是在偏远的西域,这种艰难更加显著。诗中的“平陵同落落”与“卫候尚营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英雄与政治家在追求名利时的不同态度和命运。吴起和鸿卿的故事则揭示了在权力斗争中,个人命运的无常和悲剧。最后,诗人以班超的成功作为总结,表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能够得到明主的重用才是最为珍贵的。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一种对功名与命运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功名与命运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功名理想的追求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起”因何遭逐?
A. 杀妻
B. 失去权力
C. 被冤屈
D. 逃亡
“功名从古病难成”强调了什么?
A. 功名容易获得
B. 功名是历史的常态
C. 努力与机遇的重要性
D. 功名的艰难
定远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吴起
B. 班超
C. 卫候
D. 鸿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邹浩的《班超》更侧重于个人理想与历史命运的思考,而《出塞》则更强调边塞生活的气壮山河,展示了不同角度的英雄情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