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卧读书》

时间: 2025-07-28 21:29:18

诗句

山为屏障草为裀,黄犊群中早奋身。

骨立诗书亦何有,不如参取坐忘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29:18

原文展示:

病卧读书
作者: 邹浩 〔宋代〕

山为屏障草为裀,黄犊群中早奋身。
骨立诗书亦何有,不如参取坐忘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病卧在床时,作者在山间以草为铺,静静地读书的情景。在群山的庇护下,旁边的黄牛在草地上早早地奋蹄而起。即使身体虚弱,但读书诗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不如参悟那些忘却世俗、心无挂碍的人。

注释:

  • 屏障:屏风、障碍物,这里指山的屏障。
  • :被褥、铺盖,这里指用草作床铺。
  • 黄犊:小牛,指年轻的牛,象征生机勃勃。
  • 骨立:形容身体消瘦,骨骼突出。
  • 诗书:指古代的文献、经典。
  • 坐忘人:道家思想中,指心无所挂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浩,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质朴隽永著称。邹浩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邹浩在病卧时写的,表现了他在病重时仍然热爱读书的精神,反映了他对生命、知识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病卧读书》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追求知识的执着。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病卧在山中,草为铺盖,山作为屏障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安逸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虽然身体虚弱,但心中却有着一份与世无争的淡泊。这种超然的态度在后两句中得以体现,诗人思考着诗书的意义,认为即使在病痛缠身时,读书的价值也无法与那些心无所挂的“坐忘人”相提并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忘我”境界。通过对比,诗人得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智慧并不在于书本知识,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为屏障草为裀:描绘诗人病卧在山中,山作为屏风保护,草作为铺盖,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2. 黄犊群中早奋身:旁边的黄牛在草地上奔跑,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朝气。
  3. 骨立诗书亦何有:虽然身体虚弱,骨骼突出,但诗人思考知识与生命的关系,感到诗书的价值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4. 不如参取坐忘人:最后,诗人认为,与那些忘却世俗烦恼、心无挂碍的人相比,读书的意义更显得苍白无力。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比作屏障,草比作铺盖,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
  • 象征:黄犊象征生机与活力,反衬出诗人病中的脆弱。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与知识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自然和自身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坐忘”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庇护。
  • :象征简朴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 黄犊:象征青春与活力,反映自然界的生机。
  • 诗书:文化知识的象征,代表人类的智慧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病卧时用什么作为铺盖?

    • A. 草
    • B. 布
    • C. 木板
    • D. 被子
  2. 诗中提到的“坐忘人”指的是?

    • A. 忘记世俗烦恼的人
    • B. 专心读书的人
    • C. 身体强壮的人
    • D. 诗人自己
  3. 诗的主要意象是哪个?

    • A. 山
    • B. 河
    • C. 田
    • D. 城市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问答》与邹浩的《病卧读书》同样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思考。王维的诗通过问答形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邹浩则通过病痛反思知识的价值,二者虽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道德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壶中天慢·胜利后重游故里许都西湖 壶中天慢 李易安酴醾春去小影 壶中天慢 兵火连天,乡音沈滞,分寄渝沪诸友 壶中天慢 粉蝶儿慢 太常仙蝶,次周清真韵 粉蝶儿慢 蔡如川环游西南北,赋此壮行 明月棹孤舟 明月棹孤舟 幽居 明月棹孤舟 送周干夫之包山 明月棹孤舟 江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款话 幾字旁的字 尺水丈波 克字旁的字 挟贵倚势 截发剉稾 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事 提土旁的字 驱雷掣电 孤行己意 凵字底的字 口字旁的字 耽尚 包含白的成语 包乘制 简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