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21: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29:18
病卧读书
作者: 邹浩 〔宋代〕
山为屏障草为裀,黄犊群中早奋身。
骨立诗书亦何有,不如参取坐忘人。
这首诗描绘了病卧在床时,作者在山间以草为铺,静静地读书的情景。在群山的庇护下,旁边的黄牛在草地上早早地奋蹄而起。即使身体虚弱,但读书诗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不如参悟那些忘却世俗、心无挂碍的人。
邹浩,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质朴隽永著称。邹浩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是邹浩在病卧时写的,表现了他在病重时仍然热爱读书的精神,反映了他对生命、知识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病卧读书》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追求知识的执着。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病卧在山中,草为铺盖,山作为屏障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安逸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虽然身体虚弱,但心中却有着一份与世无争的淡泊。这种超然的态度在后两句中得以体现,诗人思考着诗书的意义,认为即使在病痛缠身时,读书的价值也无法与那些心无所挂的“坐忘人”相提并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忘我”境界。通过对比,诗人得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智慧并不在于书本知识,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与知识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自然和自身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坐忘”境界的向往。
诗人病卧时用什么作为铺盖?
诗中提到的“坐忘人”指的是?
诗的主要意象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