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2:54
鹊桥仙 其一 送张松溪子袁浦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各自灯寒酒醒。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渐渐鬓丝凉警。
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
没有太多的旧雨,也没有太多的新雨,我们在灯下各自醒酒。月光照耀何处,吹奏着瑶笙,唯恐冷却了西湖的花影。秋声如梦碎,秋风催促着离别,渐渐地,鬓角的白发让人感到丝丝凉意。篷窗外吟唱着六朝的山水,只能载着我一艇的闲愁。
作者介绍:黄燮清,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渗透着浓厚的秋意,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鹊桥仙 其一 送张松溪子袁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无多旧雨,无多新雨”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旧情与新知的交融,似乎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时间的无情。接着通过“月明何处弄瑶笙”,将自然景物与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离别的孤寂。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一句,将季节的变迁与离别的情景相结合,秋天的声音如梦一般破碎,增添了诗中的愁绪。最后一句“只载得闲愁一艇”,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露无遗,诗人似乎只能在这艘小艇上承载着自己的闲愁,无法逃避。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折射出更为普遍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离别愁绪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笙”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
诗中“秋声碎梦”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鬓丝凉警”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