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桥仙 其一 送张松溪子袁浦》

时间: 2025-05-05 07:22:54

诗句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各自灯寒酒醒。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渐渐鬓丝凉警。

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2:54

原文展示

鹊桥仙 其一 送张松溪子袁浦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各自灯寒酒醒。
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渐渐鬓丝凉警。
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

白话文翻译

没有太多的旧雨,也没有太多的新雨,我们在灯下各自醒酒。月光照耀何处,吹奏着瑶笙,唯恐冷却了西湖的花影。秋声如梦碎,秋风催促着离别,渐渐地,鬓角的白发让人感到丝丝凉意。篷窗外吟唱着六朝的山水,只能载着我一艇的闲愁。

注释

  • 旧雨:指旧友或往日的情谊,常用以指代过去的美好记忆。
  • 新雨:指新交的朋友或新的经历,意味着新的开始。
  • 瑶笙: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雅乐,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氛围。
  • 西湖花影:描绘西湖的美景,花影摇曳,增添了情感的细腻。
  • 鬓丝凉警:指鬓发已白,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凉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苦。

典故解析

  • 六朝山: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南朝时期,其文化繁荣,山水名胜众多,象征着古代的文化积淀和对历史的怀念。
  • 秋声:秋天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表现出诗人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渗透着浓厚的秋意,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歌鉴赏

《鹊桥仙 其一 送张松溪子袁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无多旧雨,无多新雨”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旧情与新知的交融,似乎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变化和时间的无情。接着通过“月明何处弄瑶笙”,将自然景物与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离别的孤寂。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一句,将季节的变迁与离别的情景相结合,秋天的声音如梦一般破碎,增添了诗中的愁绪。最后一句“只载得闲愁一艇”,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露无遗,诗人似乎只能在这艘小艇上承载着自己的闲愁,无法逃避。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折射出更为普遍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新交朋友的感慨,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
    • 各自灯寒酒醒:描绘了送别时的孤独场景,表现出人们在欢聚后独自醒酒的无奈。
    • 月明何处弄瑶笙:月光之下,何处在演奏瑶笙,象征美好的音符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怕冷了西湖花影:对西湖美景的担忧,暗示离别可能带来的冷落。
    •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秋声如梦般破碎,暗示离别情景的悲凉。
    • 渐渐鬓丝凉警:岁月无情,白发渐生,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篷窗吟遍六朝山:吟唱古老的历史,表现出对文化的热爱。
    • 只载得闲愁一艇:最后的孤独感,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积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秋风,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秋声和秋风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离别愁绪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象征着美好回忆与思念。
  • 秋风: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
  • 西湖: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愁苦的情感。
  • 六朝山:象征着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笙”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

    • A. 古代鼓
    • B. 古代弦乐器
    • C. 古代管乐器
    • D. 古代乐器中的雅乐
  2. 诗中“秋声碎梦”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希望
    • D. 愤怒
  3. “鬓丝凉警”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感觉
    • B. 寒冷的气候
    • C. 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感受
    • D. 友人的离去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 黄燮清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黄燮清更侧重于离别的愁苦,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爱情的追忆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诗选》:收录了黄燮清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歌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诗词入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结构与表现手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分飞(别妓) 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 小重山 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减字木兰花 其一 代人戏赠 东阿道上作 秋夜 其二 秋夜 其一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 经刘瓛墓下诗 题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弥山亘野 遫龙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函枋 巾字旁的字 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远不间亲 西南交通大学 遗形藏志 包含嫂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标梅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骨字旁的字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反犬旁的字 望秋先零 日字旁的字 轻生重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