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6
城河固金汤,谷帛堆丘山。
雷风走号令,足以威百蛮。
秦人昔恃此,烧书无愧颜。
丛祠夜篝火,赤蛇先据关。
谁知小国鲁,抗衡齐晋间。
独能秉王礼,足以销邻奸。
舞干服三备,可仰其可攀。
这座城的河流坚固如金汤,谷物和丝绸堆积如丘陵山脉。
雷声和风声发出号令,足以震慑四方蛮族。
秦国昔日依仗此地的防御,烧掉书籍也毫无愧疚。
丛林中的祭祀夜晚篝火熊熊,赤蛇先占据了关口。
谁曾想小国鲁,竟能与齐国和晋国抗衡。
唯一能够坚守王者之礼,足以消除邻国的奸邪。
舞动干戚,仪服齐备,让人仰望和攀附。
作者介绍:张镃,字廷裕,号少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现象。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历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历史背景复杂,诗人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国家安定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张镃的《杂兴》是一首充满历史沉思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比古今,探讨国家的强弱与文化的传承,展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诗的开篇以坚固的城河和丰富的物产描绘出一个富裕而稳固的国家形象,接着引入雷风作为号令,象征着国家的威严和实力,表现出对外族的震慑力。
诗中提到“秦人昔恃此”,回顾历史,表现出对于秦国强大时的无所顾忌与自负,尤其是烧书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了文化破坏的悲哀。接着,诗人转而提到小国鲁的坚守与抵抗,强调了即便是小国也能在文化礼仪上与大国抗衡。最后一句“舞干服三备”,呈现出一种对王者之礼的尊重和渴望,呼唤出一种理想的国家形象。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思考。张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具深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强盛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强调即使是小国也能凭借文化与礼仪在大国之间立足,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小国鲁”主要象征什么?
a) 物产丰富
b) 文化传承与抵抗
c) 外敌威胁
填空题:诗中提到“舞干服三备”,表达了对____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秦人昔恃此”表达了对秦国文化的赞扬。(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