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0:12
小园春事果如何,分数梅花最占多。
贪看满梢初的皪,病妨连日绕婆娑。
鸠声唤雨风还至,鹤骨栖愁梦独过。
艳阵香天翻霁色,明早取醉颜酡。
小园里的春天到底怎样呢?梅花的盛开分外引人注目。
我贪恋那满树初绽的花朵,却因病痛而无法尽情欣赏。
杜鹃声声催促着雨水的到来,风又再次吹来,我的心情如鹤一般孤独。
艳丽的香气和晴朗的天空交相辉映,明天我希望能醉得脸色红润。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字世美,号无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身受病痛,无法尽情欣赏春日美景,感慨春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这首诗以春天的梅花为切入点,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春色和病痛的感慨。开首两句引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梅花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自省,表达因病而无法享受春光的失落感。诗中不仅有对梅花的描绘,还有对自然界声音的细腻感受,杜鹃的鸣叫、风的拂动,构成了一个充满春意的画面。然而,孤独感和病痛感又如阴霾一般笼罩在心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两句表现出一种期待,尽管身处病痛之中,诗人依然渴望明天的到来,想要在美好的春光中尽情享受,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渴望与对病痛的无奈,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对美好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鸠声”指代什么?
诗人在第一句中提问“春事果如何”,意图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张镃与白居易的梅花诗,张镃在情感上更为细腻,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病痛的无奈,而白居易则更加强调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两者都展现了对梅花的喜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