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时间: 2025-05-07 06:46:10

诗句

盛世适亲逢,楼台得地雄。

无形兼有象,俱在太和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10

原文展示

盛世适亲逢,楼台得地雄。
无形兼有象,俱在太和中。

白话文翻译

在盛世之中,恰逢亲友相聚,楼台高大,地势雄伟。
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象征,全部都在太和的境界中。

注释

  • 盛世:指国家繁荣、社会安定的时期。
  • 适亲逢:适逢亲友相聚。
  • 楼台:古代建筑,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得地雄:地势高大,形容建筑的雄伟。
  • 无形兼有象:无形的事物与有形的象征相互结合。
  • 太和:象征和谐、完美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字子昱,号静庵。其诗风清新、高远,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镃的盛年时期,当时国家安定、繁荣,诗人借助楼台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歌鉴赏

张镃的这首诗从开头“盛世适亲逢”便展现了一种欢快和喜悦的气氛,似乎在描绘一个和谐的聚会场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愈发紧密,楼台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象征。诗中提到的“得地雄”,则体现了古代建筑的壮丽,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

“无形兼有象,俱在太和中”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无形”与“象”相互融合,意味着在这个盛世中,精神的追求与物质的享受是相辅相成的。太和作为一个理想的境界,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完美和谐。整首诗给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盛世适亲逢:在繁荣的时代,恰巧与亲友相聚,表达了欢快的心情。
  2. 楼台得地雄:高大的楼台,显示出大气磅礴的建筑风格。
  3. 无形兼有象:无形的理想与有形的现实相结合,强调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4. 俱在太和中:所有的美好都汇聚在太和的境界中,强调和谐之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盛世”与“适亲”,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盛世比作理想的境界,展示了内心的追求。
  • 象征:楼台象征着高尚的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盛世:象征繁荣与幸福。
  • 楼台:象征高雅与理想生活。
  • 太和:象征和谐美满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自然的壮丽

  2. “无形兼有象”中的“无形”指的是?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追求
    C. 建筑物

  3. 诗中提到的“太和”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和谐与完美
    C. 个人成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镃《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以月亮作为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但张镃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白则表现了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张镃的这首诗,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旧房 咏怀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题新涧亭 代林园戏赠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 慕巢尚书书云室人欲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因而和之 池上闲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亲姻 业字旁的字 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珠规玉矩 握拳透掌 革字旁的字 疏茹 玄谋庙算 一见倾心 包含实的词语有哪些 赋宪 百懒千慵 七纵八横 毛字旁的字 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露怯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