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

时间: 2025-08-04 08:28:54

诗句

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

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

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28:54

原文展示:

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
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
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意指自然的神奇和艺术的精巧。春天的湖水如僧侣的眼睛般清澈,傍晚的山色浓重如佛的头颅。栾树和杜鹃花围绕的粉色墙壁摇曳着鱼儿的影子,烟雾缭绕的花丛中,白鹭的翅膀轻盈如云。时常听到榔头声和横笛声,然而微风细雨交错,令人不忍倾听。

注释:

  • 混元:形容自然之美,指一种无形的状态。
  • 匠出西湖作画屏:比喻西湖的景色如同画作般精致。
  • 春水净于僧眼:形容春天的湖水清澈得如同僧人明亮的眼睛。
  • 晚山浓似佛头青:傍晚的山色浓厚,像佛像的头部那样深邃。
  • 栾栌:一种树木,常见于西湖周围。
  • 粉堵:指粉色的墙壁。
  • 摇鱼影:形容水面上鱼儿的倒影随波荡漾。
  • 兰杜:指兰花和杜鹃花,形容周围的花丛。
  • 阁鹭翎:描绘白鹭在花丛中的轻盈姿态。
  • 鸣榔与横笛:指两种乐器的声音。
  • 细风斜雨不堪听:微风细雨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山,号孤山,晚号清隐,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林逋一生居住在西湖,尤其以其对西湖的描写而著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西湖》创作于林逋晚年,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寄托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情怀和审美观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景色为主旨,展现了林逋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艺术的追求。全诗从“混元神巧”开始,引出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结合,意在说明西湖的美丽不仅在于景色本身,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接下来的每一句都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水、晚山、鱼影、白鹭等意象融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诗中通过清澈的春水和浓厚的晚山,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特别是“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西湖的秀丽与灵动,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一句“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尽管外界的声音让人不堪,但内心的和谐与宁静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对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以及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混元神巧本无形:自然的神奇和巧妙并没有固定的形状。
  2. 匠出西湖作画屏:西湖的美景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出来。
  3. 春水净于僧眼碧:春天的湖水清澈见底,宛如僧侣的眼睛。
  4. 晚山浓似佛头青:傍晚的山色浓重,犹如佛像的头部。
  5. 栾栌粉堵摇鱼影:栾树与粉色墙壁映衬着水中游动的鱼影。
  6. 兰杜烟丛阁鹭翎:兰花和杜鹃花在烟雾中,白鹭翩翩而舞。
  7. 往往鸣榔与横笛:常常可以听到榔头声和横笛声。
  8. 细风斜雨不堪听:微风和细雨的声音令人难以忍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净于僧眼碧”,将水质比作僧人的眼睛。
  • 对仗:如“鸣榔与横笛”,形成对称的音韵美。
  • 拟人:如“摇鱼影”,让静物有了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美的赞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机和纯净。
  • 晚山:代表着静谧和深邃。
  • 栾栌:象征着自然的繁茂与生命力。
  • 白鹭:象征着优雅和灵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水净于僧眼碧”中的“僧”指的是: A. 僧侣
    B. 神仙
    C. 文人
    D. 画家

  2. 诗中提到的“晚山”是指: A. 清晨的山
    B. 傍晚的山
    C. 白天的山
    D. 雪山

  3. 诗中提到的“鸣榔与横笛”代表: A. 只有榔头声
    B. 只有笛声
    C. 两种乐器的声音
    D. 没有声音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林逋与苏轼的西湖诗: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西湖的美,但林逋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苏轼则在抒情中融入了更多的人生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跋黄鲁直画 初憩和州 明堂乐章二首 郑子宪西斋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即事五首 王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包含铭的成语 包含凿的成语 职名早投 现结尾的成语 六道轮回 颠殒 爪字旁的字 简籍 羽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温良恭俭让 寖兴 逆治 黍字旁的字 隐娘 鬼工神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