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47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
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
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
正午的阳光烈火般炽热,我在寺庙的凉亭中倍感清爽。
白鹤的羽毛横卧在青苔上,蚂蚁的巢穴深入了莎草的根部。
社日的祝福在茶角落写下,楼台上酒痕显现着往日的欢愉。
中午的饭菜无需多问,清爽的竹笋和菊花装点着干净的酒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社信”指的是古代社日祭祀的习俗,社日是春秋时期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诗中提到的社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面山,浙江人,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体现出恬淡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逋在寺庙中避暑时,正值夏日,表现了他在炎炎夏日中的清凉感受,以及对自然的欣赏与对人情世故的淡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诗人在寺庙中享受清凉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以“午日猛如焚”点出气候的炎热,接着以“清凉爱寺轩”引入了寺庙的宁静与清凉,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白鹤的优雅与蚂蚁的勤劳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画面。
在社日的祝福和酒痕的描写中,林逋似乎在追忆着过去的欢愉与人际交往,但他又不以此为重,表达出一种对世俗的淡然。最后一句“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更是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珍视,清淡的饮食反映出他心灵的澄明与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也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禅意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午日猛如焚”主要形容什么?
A. 寺庙的宁静
B. 阳光的炎热
C. 酒的味道
答案: B
“社信题茶角”中的“社信”指什么?
A. 社日的祝福
B. 一种饮品
C. 一种植物
答案: A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奢华
B. 淡泊明志
C. 忙于应酬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林逋与王维的作品在描写自然与内心宁静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淡泊,二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