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具诗。舴艋》

时间: 2025-08-02 02:53:46

诗句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

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

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2:53:46

渔具诗。舴艋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原文展示: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
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
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船上轻松的场景,船上的篷和桨是几件简单的工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晨与小孩一起出发,傍晚又唱着采菱的歌儿归来。依靠在石头旁的同伴,缓缓划桨去欣赏远方的山景。你看那装满万斛鱼的船,转眼间就可能沉没。

注释:

  • 篷棹: 船的帆和桨。
  • 稚子: 指年幼的孩子。
  • 菱歌: 采菱时所唱的歌。
  • 倚石: 靠在石头上。
  • 徐桡: 缓慢地划桨。
  • 万斛载: 指船上装载了很多东西,这里指的是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景纯,号元白,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渔舟、山水等题材,作品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陆龟蒙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渔民生活的闲适,可能是在他游历水乡时的感悟,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自然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渔船上的闲适生活。开篇的“篷棹两三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约与自然,渔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展现了白天出发捕鱼,傍晚归来时的快乐场景,生动描绘了渔民的日常生活。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中的“倚石”与“徐桡”不仅展示了渔民悠闲的姿态,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感悟。而最后两句“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则引发读者的思考,虽然渔民生活悠闲,但一切都如同那装满船的鱼,瞬息万变,暗含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篷棹两三事: 强调渔民生活的简单与直接。
    2. 天然相与闲: 表达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悠闲自得。
    3. 朝随稚子去: 早晨出发,体现家庭的和睦。
    4. 暮唱菱歌还: 傍晚归来,表现愉悦的心情。
    5. 倚石迟后侣: 依靠在石头上,展示闲适的状态。
    6. 徐桡供远山: 划桨欣赏远方的山,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7. 君看万斛载: 提醒读者关注眼前的事物。
    8. 沈溺须臾间: 暗示人生无常,瞬息之间可能失去一切。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表现了渔民生活的悠闲与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篷和桨: 象征渔民的生活工具,体现简朴生活。
  • 稚子: 代表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菱歌: 表达生活的乐趣与文化。
  • 远山: 象征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追求。
  • 万斛载: 代表丰收与希望,同时也暗含风险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随稚子去”描述的是哪里? A. 早晨出发去捕鱼
    B. 傍晚归家
    C. 和朋友游玩
    D. 在家休息
    答案: A

  2. 诗中的“万斛载”暗示了什么? A. 渔民的丰收
    B. 渔民的快乐
    C. 渔民的辛苦
    D. 渔民的悲伤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倚石”表现了什么样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无聊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渔具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旅途的艰辛,而后者则突出渔民的悠闲生活。两首诗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醉蓬莱 上林春 玉叶重黄 寿星明 点绛唇 江城子 少年游 一斛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通文墨 欺三瞒四 包含酬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蓬户桑枢 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禽猘 丶字旁的字 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豁拉拉 穴宝盖的字 荒诞无稽 踚伏 二字旁的字 选中 这般个 掷地作金石声 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