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46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
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
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这首诗描绘了渔船上轻松的场景,船上的篷和桨是几件简单的工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晨与小孩一起出发,傍晚又唱着采菱的歌儿归来。依靠在石头旁的同伴,缓缓划桨去欣赏远方的山景。你看那装满万斛鱼的船,转眼间就可能沉没。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景纯,号元白,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渔舟、山水等题材,作品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陆龟蒙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渔民生活的闲适,可能是在他游历水乡时的感悟,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自然的重视。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渔船上的闲适生活。开篇的“篷棹两三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约与自然,渔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展现了白天出发捕鱼,傍晚归来时的快乐场景,生动描绘了渔民的日常生活。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中的“倚石”与“徐桡”不仅展示了渔民悠闲的姿态,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感悟。而最后两句“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则引发读者的思考,虽然渔民生活悠闲,但一切都如同那装满船的鱼,瞬息万变,暗含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表现了渔民生活的悠闲与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朝随稚子去”描述的是哪里?
A. 早晨出发去捕鱼
B. 傍晚归家
C. 和朋友游玩
D. 在家休息
答案: A
诗中的“万斛载”暗示了什么?
A. 渔民的丰收
B. 渔民的快乐
C. 渔民的辛苦
D. 渔民的悲伤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倚石”表现了什么样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无聊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