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30
《巴东遇小雨》
作者:陆游 〔宋代〕
西游万里亦何为,
欲就骚人乞弃遗。
到此宛然诗不进,
始知才分有穷时。
旅行万里又为了什么呢?
想要向诗人乞求一些遗留下的诗篇。
到了这里却发现诗思全无,
这才明白才华也是有尽头的。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诗歌以爱国、抒怀为主题,风格多样,尤其擅长律诗和绝句。他的作品反映了其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巴东遇小雨》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以及对才华的感慨。在经历了许多国破家亡的历史变迁后,陆游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才华有限,内心感到无奈与失落。
《巴东遇小雨》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开头两句“西游万里亦何为,欲就骚人乞弃遗”,表现了陆游在长途旅行中的迷茫与困惑,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旅者心情。这种迷茫不仅是对旅程的质疑,也是对人生追求的思索。
接下来的“到此宛然诗不进”,诗人坦诚自己在巴东遇小雨时,灵感全无,无法继续创作,增强了之前的失落感。这种情绪在最后一句“始知才分有穷时”中达到了高潮,表达了他对才华有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陆游通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自身的困境,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才华与时光流逝的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和才华的反思,尤其是在旅途中,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才华都是有限的,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诗中的“西游万里”是指什么?
“始知才分有穷时”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陆游的《巴东遇小雨》与杜甫的《春望》都是表达对人生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相似之处,均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