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吴波深处波声急》

时间: 2025-05-07 06:32:11

诗句

吴波深处波声急。

栏干下瞰鱼龙宅。

江北与江南。

斜阳山外山。

十洲三岛地。

梦里身曾至。

今日醉危亭。

神仙邀我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11

原文展示:

吴波深处波声急。栏干下瞰鱼龙宅。
江北与江南。斜阳山外山。
十洲三岛地。梦里身曾至。
今日醉危亭。神仙邀我盟。

白话文翻译:

在吴地的江水深处,波涛声急促。
从栏杆上俯瞰,见到鱼龙的居所。
江北与江南相对,斜阳映照着山外的山。
十个洲和三座岛屿的地方,
我在梦中曾经到过。
今天我醉在这高高的亭子里,
神仙邀请我结盟。

注释:

  • 吴波:指的是吴地的江水,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波声急:波涛声响急促,形容水流湍急的状态。
  • 栏干:指的是栏杆,通常是指高处的护栏。
  • 鱼龙宅:指的是鱼和龙的栖息地,象征着水中的生物。
  • 斜阳:夕阳西下的光辉,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 十洲三岛:古人常用来形容海中众多的岛屿,十洲三岛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神仙: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去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王去疾游历吴地之时,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愉悦与陶醉。词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神仙文化,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菩萨蛮·吴波深处波声急》展现了王去疾对江南美景的细腻描绘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开篇便以“吴波深处波声急”引入,波涛声的急促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动感。接着,通过“栏干下瞰鱼龙宅”将读者带入一种俯瞰的视角,观察到水中生物的栖息之地,隐喻着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江北与江南,斜阳山外山”则用对比手法,描绘出江南的秀丽山水,以及夕阳下的宁静之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接下来的“十洲三岛地,梦里身曾至”则引入了神话色彩,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仿佛梦中的仙境就在眼前。

最后,“今日醉危亭,神仙邀我盟”将全诗推向高潮,结合个人的醉态与神仙的邀约,突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流畅的节奏,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与理想生活之间的游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波深处波声急:描绘了吴地的江水深处,波涛声急促,传达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2. 栏干下瞰鱼龙宅:从栏杆上俯瞰水面,看到如鱼如龙的生物栖息之所,象征着活泼和生机。
  3. 江北与江南:在江的两岸,展示了自然的广阔与对比。
  4. 斜阳山外山:夕阳照耀下的山峦,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5. 十洲三岛地:描绘了梦幻般的仙境,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6. 梦里身曾至: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曾经的神秘体验。
  7. 今日醉危亭:描述了作者在高亭中陶醉的状态。
  8. 神仙邀我盟:通过神仙的邀请,突显了作者向往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通过“鱼龙宅”等比喻,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江北与江南”,形成了对称的美感和节奏感。
  • 意象:运用“斜阳”、“十洲三岛”创造了丰富的意象,体现了诗的宽广和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波:象征着江南的水乡风光。
  • 鱼龙:代表水中的生灵,生动活泼,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 斜阳:带来温暖和宁静,体现了时光的流逝。
  • 十洲三岛:象征着理想的美好世界,代表着对超凡生活的渴望。
  • 神仙:象征着超脱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波”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水?

    • A. 北方
    • B. 西南
    • C. 江南
    • D. 东北
  2. “江北与江南”在诗中表现了什么?

    • A. 水土不服
    • B. 对比的美
    • C. 交通便利
    • D. 经济繁荣
  3. 诗中“神仙邀我盟”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亲人的祝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菩萨蛮》都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李清照的词中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王去疾则更着重于理想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王去疾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四日妍暖如春 中秋寄上饶赴试亲友池阳当涂三沈弟 次毕叔文见贻二首 其一 寄主管舅二首 其二 题方士繇伯谟五丈所居三首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 过湖偶题书于邬子之津 田家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其二 过水寺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溺 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轻盖 近在咫尺 瓜字旁的字 逸唱 丨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蜂合豕突 夸荐 曳居侯门 金貂贳酒 采字头的字 马寅初 不识之无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