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16
作者: 张仲方 〔唐代〕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
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
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
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东南方生长着青翠的竹子,独特而美丽的竹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它的枝叶从未枯萎,风霜又怎能改变它的本色?
尤其在林间显得特别挺拔,越是在寒冷的岁月中愈发可见。
碧绿的颜色时而显得生机勃勃,清澈的光辉常常映照得宛如练带。
竹皮裂开时露出凤的彩纹,节节向上则显现出龙的纹路。
我热爱这坚贞守信的竹子,它的歌声与时代的英才相互辉映。
作者介绍: 张仲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写竹子,表达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品德的追求。
《赋得竹箭有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竹子在东南地区生长的情景,展现了竹子独特的美。诗中的竹箭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正如诗人所赞美的品质。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形态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诗中“风霜孰云变”一句,展现了竹子在严酷环境下不屈的精神,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与顽强。这种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表现,更是对人生态度的隐喻。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美丽与力量,显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最后,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坚贞品格的欣赏,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生动描绘,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读之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与特性,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岁寒见”意指什么?
A. 寒冷的冬天
B. 冬天竹子更显风采
C. 竹子无法生存
答案: B
“风霜孰云变”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竹子会枯萎
B. 外界环境不会改变竹子的本质
C. 竹子生长在风霜中
答案: B
诗中用“凤彩”和“龙文”来形容什么?
A. 风霜
B. 竹子的美丽与力量
C. 竹子的颜色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