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45
浣溪沙
作者: 张炎 〔宋代〕
艾香消火未残。便能晴去不多寒。
冶游天气却身闲。带雨移花浑懒看,
应时插柳日须攀。最堪惆怅是东阑。
香艾的火焰已经熄灭,但余香尚存,天气晴好,寒意不再浓重。
游玩的天气让我感到悠闲自得,带着雨水的花朵我懒得去仔细观赏,
应时而动,插柳的日子正该去攀折。最让我感到惆怅的,还是那东边的栏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固,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小令,工于山水,情感细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季,正值游玩的时节,表达了作者在春暖花开时节的闲适与惆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怀。
《浣溪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景象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诗的开头以“艾香消火未残”引入,给人一种余香犹存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接着,作者提到“冶游天气却身闲”,表达了他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到的轻松与惬意。
然而,随着“带雨移花浑懒看”,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自身情绪结合,带着雨滴的花朵似乎让他感到了一种懒散,似乎是对美好景象的无奈与漠然。最后一句“最堪惆怅是东阑”则揭示了内心的惆怅,东边的栏杆似乎象征着离别与过往,给这首词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营造出一种悠闲却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闲适,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艾香”是指什么?
诗中“带雨移花”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东阑”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炎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描绘春景与情感的作品,前者表现了闲适与惆怅,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思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