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3:21
题天庆观画龙
作者: 胡珵 〔宋代〕
道人龙中来,醉与神物会。
写兹蜿蜒质,日月为冥晦。
崩翻江海姿,素壁起涛濑。
呼吸见雌雄,抉石疑可碎。
肃森殿阴古,众真俨飞旆。
注观恐胜跃,夜半失像绘。
飞光著明珠,灵秘一何怪。
烂烂照甍栋,那得久在外。
偷儿伺酣睡,不怕婴鳞害。
愿言慎所托,未用期一快。
道人从龙中而来,醉酒后与神灵相会。
在这里描绘着蜿蜒的身姿,日月都显得暗淡无光。
江海的波涛翻滚,素白的墙壁上涌起波澜。
呼吸间分辨出雌雄,抉石之力令人怀疑是否能碎。
古老的殿堂阴森肃穆,众多神仙飞舞飘扬。
观看者恐怕都要欢呼跃起,夜半时分失却画像。
飞光闪烁如明珠,灵异之事何其怪异。
照耀着屋脊楼栋,怎能长久停留在外。
小偷趁着酣睡而来,不怕婴儿的鳞片伤害。
我愿谨慎所托,未必能得到一时的快意。
作者介绍:
胡珵,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文学才华出众,擅长古诗及词作,作品多表现出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胡珵的诗作以清新流畅、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题天庆观画龙》写于天庆观这座道教名观中。天庆观常常被文人墨客所游览,诗人借此机会描绘了壁画中的龙形,表达了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与赞美。诗中融入了道教的思想,展示了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题天庆观画龙》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和道教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画龙的细致描绘,生动展现了龙这一神秘生物的形象,传达了道教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开头两句“道人龙中来,醉与神物会”,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的境界,仿佛看到道人在与神灵交流的场景,酝酿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龙的蜿蜒之姿,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对日月的“冥晦”描写,暗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知,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哲理深度。江海的波涛与素壁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动与静,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飞光著明珠”描绘出一种灵秘的意象,这种闪烁的光芒既象征着智慧,也暗示了神秘力量的存在。最后两句“愿言慎所托,未用期一快”表达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与谨慎,体现了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和自然力量的敬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探讨了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神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道人龙中来”中的“龙”象征什么?
A. 自然力量
B. 人类智慧
C. 时间流逝
D. 社会变迁
诗中“呼吸见雌雄”表达了什么?
A. 对生命的观察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时间的思考
D. 对艺术的追求
“飞光著明珠”中的“飞光”指什么?
A. 神秘的力量
B. 智慧的象征
C. 生命的活力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