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秋战国门。虞卿》

时间: 2025-05-02 12:23:31

诗句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31

原文展示: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白话文翻译:

割地求和的国家必然会面临危险,怎么知道坚守到底能带来什么思考?年年征伐,年年割让,割尽了邯郸又能去往何处呢?

注释:

  • 割地求和:指为了和平而割让土地,反映对国家安全的妥协。
  • 安知:怎么知道。
  • 坚守:指坚持防守,保持自己的立场和领土。
  • 绝来思:绝思来意,指放弃后来的思考和反思。
  • 邯郸:古时的一个地名,现今是河北省邯郸市,象征着失去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频繁征战,割地求和的现象屡见不鲜,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国家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艰难抉择。开头两句以“割地求和”点出当时国家的危机,紧接着对比了“坚守”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年年征伐,年年割,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绝望,似乎无论怎样选择,国家都难以逃脱被侵蚀的命运。最后的“割尽邯郸何所之”更是点明了割地求和的无意义,失去了邯郸,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还有民族的尊严和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渗透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无情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割地求和国必危:割让土地以求得和平,这将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2. 安知坚守绝来思:怎么知道坚持防守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3. 年年来伐年年割:每年都有战争,每年都有割让的痛苦。
  4. 割尽邯郸何所之:失去了邯郸之后,究竟能去往何处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年年来伐年年割”,形成了整齐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安知”,加深了诗人在思考中的无奈与质疑。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割地求和的批判和对坚守立场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割地:象征着妥协与屈辱。
  • 求和:代表着对和平的渴望与无奈。
  • 邯郸:作为一个历史象征,意味着失去的故土和文化根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割地求和”指的是什么? A. 争取和平
    B. 割让土地以换取和平
    C. 直接宣战
    D. 反抗侵略

  2. 诗人对坚守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质疑和思考
    C. 完全放弃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邯郸”象征什么?
    A. 繁荣的城市
    B. 失去的土地与尊严
    C. 战争的胜地
    D. 和平的象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周昙更侧重于割地求和的无奈,而杜甫则更突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个人的悲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周昙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意难忘 为施校书宛西作 意难忘 意难忘 题内侄陆键志悼亡诗册 意难忘 杂感 意难忘 题宁愚画照 意难忘 意难忘 襄汉行,方江山带甲,曰归曰归之辞,家中人其倦矣。填此词寄沛霖渝中 意难忘 本意 意难忘 妓杨韵卿以善歌求赋 意难忘(过庐陵用美成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虾生 魂慑色沮 龙翔凤舞 锢籍 生字旁的字 引年求退 私字儿的字 妾侍 母字旁的字 隔日 包含曜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正眼 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唾手而得 天香国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