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兴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07:04

诗句

灵府宁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

何由挽得银河水,净洗群生忿欲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04

原文展示:

灵府宁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何由挽得银河水,净洗群生忿欲心。

白话文翻译:

这灵魂的府邸怎么能容忍任何事物侵入呢?我这身躯只适合在老山林中生活。怎么能挽得那银河的水,来净化众生的愤怒与欲望呢?

注释:

  • 灵府:指人的精神或心灵的居所。
  • 宁容:宁可不让、绝不允许。
  • :侵扰、侵犯。
  • 此身:指自己的身体。
  • 老山林:指古老的山林,象征宁静与自然。
  • 何由:怎么能够。
  • 挽得:挽回、获取。
  • 银河水:指天上的银河,象征浩瀚与清澈。
  • 净洗:清洗、净化。
  • 群生:众生,指所有的生灵。
  • 忿欲心:愤怒与欲望的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动荡,诗作以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著称,风格清新而感人。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局动荡,国破家亡,陆游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寻。他通过描绘宁静的山林,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渴望超脱的心情。开头“灵府宁容一物侵”,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不想让任何事物打扰自己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此身只合老山林”,则进一步表露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老山林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是诗人理想中人生的归宿。

“何由挽得银河水”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银河水象征着浩大而难以获取的理想与清净,诗人质疑自己如何能够获得这样的超脱,反映了他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净洗群生忿欲心”则是对人类普遍烦恼的同情与关怀,诗人希望能够用银河的清水来洗净人们心中的愤怒与欲望,回归一种更纯粹的状态。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又流露出对社会繁杂的反思,体现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时刻的挣扎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灵府宁容一物侵:表达了诗人希望内心的灵府能够保持清净,不希望被外界的纷扰所侵扰。
    • 此身只合老山林:诗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与灵魂最适合在宁静的山林中生活,暗示对自然的向往。
    • 何由挽得银河水:自问如何能得到那清澈的银河水,表达出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 净洗群生忿欲心:希望能够用银河的水来洗净众生的烦恼,体现出诗人对人类苦恼的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水比作能净化心灵的力量,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诗人感情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陆游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达了对社会纷扰的无奈与对人类心灵净化的期待,揭示了人类普遍的愤怒与欲望。

意象分析:

  • 灵府:象征人的内心与精神世界。
  • 老山林:代表自然与宁静,是诗人理想的栖息地。
  • 银河水:象征理想与清净,难以获得的完美状态。
  • 忿欲心:人类的烦恼与欲望,普遍存在的内心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银河水”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财富
    • B. 理想与清净
    • C. 自然的美丽
    • D. 社会的纷扰
  2. 填空题:诗人希望能够用__来洗净众生的忿欲心。

  3. 判断题:诗中的“老山林”代表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B
  2. 银河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陆游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描绘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陆游的“灵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体现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的渴望,但陆游的背景更为复杂,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与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春情四首 春霁 春寒 船户 初闻雷声 崇圣寺斌公房 常熟县破山寺 曹娥浦泊舟 采石 卜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邑字旁的字 八砖学士 庆唁 苦结尾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三言五语 泣血枕戈 瘫睡 连约 见字旁的字 疏嫌 包含唧的词语有哪些 一画开天 干海 飠字旁的字 百年偕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