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51
中夜投宿修觉寺
——陆游
陆走崔嵬水下泷,
客中更复客它邦。
晚离方井云藏市,
夜渡新津火照江。
人语纷纷投野寺,
床敷草草寄僧窗。
五更风雨妨归梦,
卧看残灯吐半缸。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来到这座名叫修觉寺的寺庙。
在这里,我仿佛又成了一个旅客,在异乡的土地上。
傍晚时分,从井边离开,云朵遮掩了城市的景象,
夜里,我渡过新津,火光照亮了江水。
人声喧哗,纷纷涌入这偏僻的寺庙,
我在床上草草地铺好,寄宿在僧人的窗前。
清晨的风雨打扰了我的归梦,
我躺在床上,看着残灯映出一缸半满的光影。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及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著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归宿感缺失的感慨。修觉寺是他旅途中短暂的栖息之地,反映了他对安宁与平静的渴求。
《中夜投宿修觉寺》是陆游在旅途中的一首生动写照,诗中浓厚的孤独感与归属感的缺失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考。开头两句以“陆走崔嵬水下泷”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崔嵬的山水使人产生一种高远的感觉,但这份美景却伴随着孤独的旅程。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细腻的描写,晚离方井的情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城市即将入夜的时刻,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归属的渴望愈加明显。
“人语纷纷投野寺”一句,展现了寺庙的热闹与人声鼎沸,让人感受到一种异乡的气息。尽管身处喧嚣的环境,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却始终未减,床铺草草,寄宿于僧窗,这种简陋的环境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五更风雨妨归梦,卧看残灯吐半缸”则将全诗推向高潮,五更的风雨打扰了他的梦境,残灯的微光则象征了孤独与无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灯下的孤寂与思索,令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表达了陆游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晚离方井”指的是:
A. 离开城市
B. 离开井边
C. 离开夜晚
D. 离开寺庙
“五更风雨妨归梦”中的“五更”指的是:
A. 凌晨
B. 黄昏
C. 正午
D. 夜晚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孤独感?
A. 水下泷
B. 残灯
C. 草草床
D. 人语纷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