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夜偶书》

时间: 2025-07-26 21:54:51

诗句

高卧空堂风雨来,更阑频看烛花摧。

新凉萧爽秋期近,多病侵寻老境催。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

床头幸有楞枷在,更炷烬香手自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54:51

原文展示:

高卧空堂风雨来,更阑频看烛花摧。
新凉萧爽秋期近,多病侵寻老境催。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
床头幸有楞枷在,更炷烬香手自开。

白话文翻译:

在空荡荡的堂屋中,我高卧着听风雨来临,夜深了,我频繁地注视着烛光摇曳的花影。
新凉的秋风萧瑟,秋天即将到来,病痛缠身,让我感到年华老去的催促。
世间万事都知终将变灭,何必对一官职长久留恋呢?
幸好床头有佛教的念珠,能让我在夜中点燃香烛,自己默默祈祷。

注释:

  • 高卧:躺在高处,指诗人在屋中安静地休息。
  • 空堂:空旷的厅堂,表现孤寂之感。
  • 烛花摧:烛光下的花影摇曳,映射了诗人的内心变化。
  • 新凉萧爽:新来的凉风,秋天的气息。
  • 多病:指诗人身体多病,暗示衰老。
  • 万事极知终变灭:世间一切事物都知道最终会消亡。
  • 楞枷:佛教的念珠,常用于修行时的念诵。
  • 烬香:点燃的香,表示对佛的祈祷。

典故解析:

“楞枷”即佛教中的念珠,通常用于计数念诵的次数,象征修行与祈祷。在中国文化中,修行是一种向内求索的过程,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抒怀、山水田园诗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雨夜偶书》创作于陆游晚年之际,正值他多病而且年事已高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生命、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雨夜偶书》是一首充满了孤独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高卧空堂风雨来”,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独自高卧,感受着自然的变化,这种环境不仅是客观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接着“更阑频看烛花摧”,在夜深人静之时,烛光摇曳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新凉萧爽秋期近”,秋天的凉意传递出一种时光无情的感受,伴随着“多病侵寻老境催”,诗人对自己身体多病的沉重感触,突显了岁月对人的侵蚀与催促,使人不得不正视生命的脆弱与有限。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诗人在此处实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明白世间万事皆有尽头,尤其是官职的浮沉无常,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淡泊与无所谓的态度。最后“床头幸有楞枷在,更炷烬香手自开”,念珠的存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渴望,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能借助香烛的点燃来祈求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诸多无常时的思考与对心灵寄托的追求,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卧空堂风雨来:诗人高卧在空荡荡的厅堂中,感受到风雨来临,既有对自然的感知,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2. 更阑频看烛花摧:夜深时,频繁注视烛光摇曳的花影,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3. 新凉萧爽秋期近: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暗示着生命的终结与时光的流逝。
  4. 多病侵寻老境催:身体的病痛让人感受到老去的无情催促。
  5. 万事极知终变灭:世间万事皆知终将消亡,表达对生命无常的领悟。
  6. 一官那得久低回:对官职的淡泊,体现了对权力的无所谓。
  7. 床头幸有楞枷在:念珠的存在给予诗人内心的安慰与寄托。
  8. 更炷烬香手自开:点燃香烛,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信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光摇曳的花影比作内心的情感波动,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以“病痛侵寻”来表现人对病痛的无奈,赋予病痛以情感。
  • 对仗:如“高卧空堂”与“更阑频看”,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内心宁静的追寻。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思考着生命的短暂与变迁,同时借助佛教的修行寄托内心的安宁,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安。
  2. 烛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3. :象征着成熟与衰老,暗示生命的终结。
  4. 病痛:象征着身体的衰弱与对生命的无常感受。
  5. 楞枷:象征着信仰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高卧空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幸福
    • D. 忧虑
  2. 填空题: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频繁看着____的花影。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楞枷”象征着佛教的信仰。(对/错)

答案:

  1. B. 孤独
  2. 烛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以忧国忧民著称,陆游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内心挣扎,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
  • 主题对比:陆游在《雨夜偶书》中探讨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则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诗词全集: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对陆游及同时期诗人的分析与解读
  • 《唐宋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与背景介绍

相关查询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定西番 江上别李秀才 西塞山下作 谒巫山庙 章江作 春云 酒渴爱江清 建昌渡暝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卢前 黄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包含拧的词语有哪些 返璞归真 香字旁的字 窥望 说开头的成语 评功摆好 求马唐肆 斜界 牛字旁的字 竹报平安 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眷盼 案兵束甲 靖谮庸回 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