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0
高卧空堂风雨来,更阑频看烛花摧。
新凉萧爽秋期近,多病侵寻老境催。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
床头幸有楞枷在,更炷烬香手自开。
在空荡荡的堂屋中,我高卧着听风雨来临,夜深了,我频繁地注视着烛光摇曳的花影。
新凉的秋风萧瑟,秋天即将到来,病痛缠身,让我感到年华老去的催促。
世间万事都知终将变灭,何必对一官职长久留恋呢?
幸好床头有佛教的念珠,能让我在夜中点燃香烛,自己默默祈祷。
“楞枷”即佛教中的念珠,通常用于计数念诵的次数,象征修行与祈祷。在中国文化中,修行是一种向内求索的过程,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抒怀、山水田园诗闻名。
这首《雨夜偶书》创作于陆游晚年之际,正值他多病而且年事已高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生命、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雨夜偶书》是一首充满了孤独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高卧空堂风雨来”,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独自高卧,感受着自然的变化,这种环境不仅是客观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接着“更阑频看烛花摧”,在夜深人静之时,烛光摇曳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新凉萧爽秋期近”,秋天的凉意传递出一种时光无情的感受,伴随着“多病侵寻老境催”,诗人对自己身体多病的沉重感触,突显了岁月对人的侵蚀与催促,使人不得不正视生命的脆弱与有限。
“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回”,诗人在此处实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明白世间万事皆有尽头,尤其是官职的浮沉无常,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淡泊与无所谓的态度。最后“床头幸有楞枷在,更炷烬香手自开”,念珠的存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渴望,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能借助香烛的点燃来祈求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诸多无常时的思考与对心灵寄托的追求,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内心宁静的追寻。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思考着生命的短暂与变迁,同时借助佛教的修行寄托内心的安宁,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高卧空堂”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频繁看着____的花影。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楞枷”象征着佛教的信仰。(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