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伯时四骑》

时间: 2025-05-07 09:05:11

诗句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

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11

原文展示:

伯时四骑
作者: 陈克 〔宋代〕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
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战争的感慨与思考。诗人以“弱毫寸纸”来形容战争的微小与脆弱,仿佛这场冲突只是在一张纸上进行;而“如见天闲八尺龙”则表达了一种壮丽与神秘的视觉感受,似乎在天空中游动的龙代表着战争的威严与不可预测。接下来的两句“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则是诗人对战局的深思,感叹在危机中缘何产生了这样的局面,军队的鼓声在西风中回响,增强了紧张的气氛。

注释:

  • 弱毫寸纸:指的是非常细小的笔触与纸张,象征着微不足道的事物。
  • 八尺龙:八尺为长度单位,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权力、威严与力量。
  • 时危:指的是危急的时刻,通常与战乱或重大危机相关。
  • 旗鼓:军队的标志与乐器,象征着战争的号角与气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字仲明,号惭愧,生于宋代,是一位以诗词闻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历史思考与人生哲理,风格独特,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伯时四骑》创作于动荡的时代,国家频繁战争,诗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间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伯时四骑》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考。诗人开篇即以“弱毫寸纸”揭示了战争的脆弱与易碎,似乎是在指责那些轻率而战争的决策者。而“如见天闲八尺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虽然战争带来的是灾难与破坏,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展现了人类勇气与斗志的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战争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危局的沉思。在战争的鼓噪声中,个体的命运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极,反而通过对战争的关注,激起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整首诗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蕴含着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弱毫寸纸有馀地:暗示战争的微小与脆弱,但又在这种微小中藏着巨大影响。
  2. 如见天闲八尺龙:将战争与自然之美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战斗中的美感与力量。
  3. 坐想时危真致此:反思战争的原因,强调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责任感。
  4. 两军旗鼓噪西风:描绘了战争的氛围,传达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比作“弱毫”,强调其脆弱。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龙与鼓声的对比,形成了奇妙的视觉与听觉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甚至在美与丑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对照,展现了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权力与力量。
  • 旗鼓:象征战争与冲突。
  • 西风: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弱毫寸纸”用来形容什么? A. 战争的微小
    B. 诗人的感受
    C. 自然的力量

  2. “如见天闲八尺龙”中的“龙”象征什么? A. 威严与力量
    B. 平和
    C. 想象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反思战争? A. 直接批判
    B. 通过思考与比喻
    C. 叙述故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强调了对生命的豪情与对抗命运的勇气,而杜甫的《春望》则反映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切关怀。两者与《伯时四骑》一样,皆以历史背景为基础,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送王著作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朔会堂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春贴子词 其二 景福东厢诗·菊 春游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和子骏秋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吉网罗钳 枝结尾的成语 飘开头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相宅 欺妄 朋坐族诛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省疾 雪虐冰饕 群阴 棘没铜驼 又字旁的字 啼饥号寒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