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画梅花 其三》

时间: 2025-04-24 21:29:27

诗句

误人吹裂柯亭笛,岂有残英落绮席。

始信寿阳人写真,不知江南近消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29:27

原文展示:

误人吹裂柯亭笛,岂有残英落绮席。始信寿阳人写真,不知江南近消息。

白话文翻译:

误导了人,吹响了柯亭的笛声,难道会有残花落在华丽的席子上?我开始相信寿阳人确实能画出真实的梅花,却不知道江南的近况。

注释:

  • 误人:误导他人。
  • 吹裂:吹声清脆如裂。
  • 柯亭:指一种与梅花相关的亭子,可能是一个地方名。
  • 残英:指残余的花瓣或花朵。
  • 绮席:华丽的席子,这里指精致的环境。
  • 寿阳:指寿阳,古地名,作者提及的地方,可能以梅花画闻名。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风景如画,文化发达。

典故解析:

“寿阳人”指的是擅长梅花绘画的人,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画家或地区。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历来受到赞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尤其在描写梅花等题材上。
  •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某个春天的场景下创作,表达了对梅花和江南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画技的认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与笛声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关注和对艺术的追求。开篇“误人吹裂柯亭笛”以笛声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氛围,暗示笛声与梅花相互交融,尽管笛声可能误导了人的情感,但也正是这种误导让人更加珍视梅花的美丽。接着“岂有残英落绮席”则转向对美的思考,残余的花瓣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美的短暂,让人感到惋惜。后两句“始信寿阳人写真,不知江南近消息”则将个人感受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寿阳人绘画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感叹自己对江南的了解之少,这种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误人吹裂柯亭笛”:描写笛声清脆,似乎让人误入了某种情境。
    2. “岂有残英落绮席”:质疑美好事物的消逝是否真的存在,带有感伤。
    3. “始信寿阳人写真”:开始相信寿阳绘画技艺的真实性。
    4. “不知江南近消息”:表达对江南现状的无知,反映出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与关注。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笛声比喻人对美的追求。
    • 拟人:将梅花与人类情感相联系,使其具有生动的情感。
    • 对仗:前后句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突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着诗人对美的向往。
  • 笛声:引导情绪,将听觉与视觉结合。
  • 绮席:象征着华美的环境,反衬出残花的可惜。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柯亭”指的是: A. 一个地方名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2. “残英”在诗中象征: A. 年轻的生命 B. 美丽的事物的消逝 C. 古代的风俗

  •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可以与陈克的作品相互映照,探讨梅花在诗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

相关查询

多丽 赠冒晋人 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 南浦 客钱塘怀俞季瑮北游 南浦曲 其四 南浦亭 南浦 过江津黄荆街旧庐感题 南浦 咏萍 南浦 其三 叠前韵荅复堪和作,并敩其意 南浦 鲍子韶邀集莲社庵即送家观庄入粤 南浦 其一 春帆,和碧山春水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切要 出豕败御 反老为少 不异 胸无点墨 包含识的词语有哪些 因噎废食 私觐 寝馈不安 髟字旁的字 奏庸 豆字旁的字 饔飧不饱 言字旁的字 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