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49
状元出应河连谶,人说先生相法真。
更有河连丞相出,不知高眼属何人。
状元出自应河的预言,人们说先生的相法确实真实可靠。
更有河连的丞相出任,不知道高眼的命运属于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为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科举考生在考取状元、进士等后,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诗中提到的相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命运和未来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对名利的追求和对未知的探寻。
这首诗以“状元”开篇,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状元不仅是个人成就的象征,更是社会地位的标志。诗人通过“应河连谶”,暗示着命运和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借用相术来表达对命运的思考和质疑。诗中提到的“先生”和“相法”,则体现出人们对相术的信赖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命理的重视。
后半部分提到的“河连丞相”,则是一种对比,表现出即使有高人,也难以洞悉每个人的命运。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揭示了对命运的思索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相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状元”指的是哪一类人?
A. 诗人
B. 最高官员
C. 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相法”在诗中指什么?
A. 占卜
B. 相术
C. 医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在命运与人生哲学上的不同看法。李白强调的是在命运面前的豪放与不羁,而姚勉的诗则更显沉思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