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山十咏·感山》

时间: 2025-05-07 08:33:00

诗句

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

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00

原文展示:

感山十咏·感山
—— 姚勉

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
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之所以被称为“感山”,可见它蕴含着天地间的情感。四周万籁俱寂,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风从松树间吹过,发出阵阵声响。

注释:

  • :在这里指感动、感受,山因此而有情。
  • 万籁:指所有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静谧的环境。
  • :安静、平和。
  • 松声: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常象征清幽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感山”一名,传达了山的情感特征,反映了自然界的灵性。古代文人常以山水寄情,通过山的形象表达自身的情感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寄托自然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们常通过诗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寄托理想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感山”这一名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万物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开篇以“山以感为名”引出主题,山作为自然的象征,承载着天地间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山的赞美,更是对自然情感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万籁恬不作”,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四周的安静使得人的内心也随之平和。最后一句“风来自松声”,则以松树的声音作为自然的音乐,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灵动感。整体来看,诗人在静谧之中感悟自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山因“感”而命名,暗示其深厚的情感,与天地的联系。
    • “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四周静谧,唯有松树在风中发声,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拟人:山被赋予情感,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宁静,体现自然的伟大。
  • :代表自由与流动,寓意生活的变迁。
  • 松声:象征清幽与自然的声音,反映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感山”这个名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山的崇敬
    • B. 对自然的感悟
    • C. 对人类的思考
  2. “万籁恬不作”中的“恬”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 A. 热闹
    • B. 安静
    • C. 复杂
  3. 诗中风来自哪里?

    • A. 河流
    • B. 松树
    • C. 山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感,与姚勉的“感山”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雨 临文 感春十三首 谢仲闵惠友于泉 古意效东野二首 呈徐仲车 蔡河涨二首 秋雨 光山谣 送刘季孙栽隰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埙唱篪应 門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使酒骂坐 包含仙的词语有哪些 辞林 士字旁的字 包含雷的词语有哪些 哽哽 乿安 荔枝香 倦鸟知还 订终身 嫁犬逐犬 齿字旁的字 看景生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