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8:38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
——李峤 〔唐代〕
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
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层台。
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
淡云笼影度,虚晕抱轮回。
谷邃凉阴静,山空夜响哀。
寒催数雁过,风送一萤来。
独轸离居恨,遥想故人杯。
愁苦的旅客坐在山边,心中自有一番悠然的情怀。
更何况在这高秋的傍晚,明月正好悬挂在空中。
月光从高耸的山峰中透出,清亮地照映着楼台。
月色带着满天的银河,光辉中蕴含着清露的芬芳。
淡淡的云雾轻轻掩映着月影,虚幻的光晕环绕着圆月。
山谷深邃,清凉的阴影静谧无声,山间的夜响显得悲哀。
寒风催促着几只大雁飞过,轻风送来一只萤火虫。
我独自感到离别的恨意,遥想故人的杯中酒。
此诗中提到的“明月”与“银河”都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象征着孤独、思念和清冷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故人的怀念。
李峤,字常山,号青莲,唐代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等人齐名,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其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秋天,诗人身处山中,面对明月,思绪万千。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开篇即以“愁客坐山隈”引入,愁苦的情绪瞬间传递给读者。接着,作者描绘了高秋傍晚的明月,明亮而清澈,恰如他内心的思绪,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层台”将月光的柔美与高山的雄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境的细腻。接下来的“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则描绘月光与星河交相辉映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谷邃凉阴静,山空夜响哀”表现了山谷的宁静与内心的哀伤,形成独特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遥想故人杯”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以秋天的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将自身情感与自然之美相结合,传递出深沉而悠远的情感。
明月、银河等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与思念、孤独相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情感纠葛。
选择题:诗中“愁客”指的是:
A. 快乐的旅人
B. 忧愁的旅人
C. 喜悦的朋友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淡云笼影度”表达了____的意境。
判断题: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
A. 正确
B. 错误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思考。二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峤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