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时间: 2025-04-23 22:19:42

诗句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绛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於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9:42

原文展示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作者: 李峤 〔唐代〕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绛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於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白话文翻译

在云端上想念京城,仿佛能看到故乡。
在天涯遥望越台,海路有多悠长啊。
六月的鹏鸟飞去,三年的瑞雉归来。
远方的铜柱耸立,险峻的山石开启。
我自从离开洛阳,路途上屡次挥洒。
每天早晨寒露多,夜晚征衣变薄。
白纸承载朝廷的命令,朱笔抚慰夷落之地。
既要弘扬天子的宽广恩泽,又要传达皇恩的博大。
皇恩溢出外域,感慨俗世的诗歌。
北方的臣子朝拜天子,坛场上我这位老者受敬重。
绛宫中隐秘的计谋,黄石山的兵符安睡。
返旆收复龙虎,空营聚集鸟乌。
日落时分氛霭清澈,凭高远望气息舒展。
东瓯抵抗越国,南斗降临吴会。
春色环绕边陲,飞花从荒外飘出。
草木的装扮如同积雪,长川思念游子的归来。
晚风中丹桂飘香,黄昏时云起苍梧。
荡舟清江归去,驾车走向紫陌。
衣裳汇聚各方的蛮族,珍宝堆积在重关。
不学金刀的使用,空自持宝剑归去。

注释

  • 京县:指的是长安,唐代的都城。
  • 越台:指的是越国的台地,象征遥远的地方。
  • 飞鹏:鹏鸟,象征自由与壮志。
  • 瑞雉:瑞鸟,象征吉祥与美好。
  • 铜柱:指的是古代的铜柱,象征坚固与高耸。
  • 寒露:指晨露,象征清冷与时光的流逝。
  • 朝宪:指朝廷的法令。
  • 朱方:指朱色的笔,通常用来书写重要文件。
  • 绛宫:指皇宫,象征权力与地位。
  • 龙虎:象征权威与力量。
  • 紫陌:指通往紫色的道路,象征归路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 772年-836年),字叔瑾,号东皋,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宰相,政治上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峤出征归来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政事的反思。诗中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归家的喜悦,反映了李峤身为官员的责任感与对皇恩的感激。

诗歌鉴赏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是一首抒情与叙事结合的诗作,展现了李峤出征归来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云端想京县”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思乡情怀的氛围中。接下来的描写中,李峤通过对遥远故乡的想念,以及对旅途风光的细腻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与生动性。

诗中提到的“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象征着追求与归宿的对比。李峤不仅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由与壮志的向往。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李峤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思考逐渐浮现,表现出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皇恩的感激。“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展示了他在政治中的角色与贡献。最后,诗以“空持宝剑还”结尾,反映了他对权力的淡泊与对理想的坚持,寓意深远。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十分和谐,运用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赋予了诗歌优美的韵律感。李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示了唐代士人的风范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 诗人身处云端,思念着京城(长安),仿佛能看到故乡的景象。
  2.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 在遥远的天涯,眺望越国的台地,感叹海路的悠长与遥远。
  3.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 六月的鹏鸟飞走了,瑞雉经过三年后才归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期盼。
  4.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 远方的铜柱高耸,险峻的山石像门一样开启,描绘了艰险的旅途环境。
  5.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 自从离开洛阳,途中的景色屡次被我挥洒而过,表达出对旅途的思考与感慨。
  6.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

    • 每天早晨寒露多,夜里征衣愈发单薄,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如“六月飞鹏去”比喻远行的壮志,增强了诗的意象。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结构,体现了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思考。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李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唐代士人的风范,体现了对于人生、家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端: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思乡之情。
  • 鹏鸟:象征自由与壮志。
  • 瑞雉:象征吉祥与希望。
  • 寒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艰辛。
  • 铜柱:象征坚固与高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简”是指什么?

    • A. 书信
    • B. 朝廷的法令
    • C. 诗歌
    • D. 画作
  2. 填空题:诗中“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表现了对____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3. 判断题:李峤在诗中表达了对权力的渴望。(对/错)

答案

  1. B
  2. 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思乡之情。
  • 《登高》王勃:同样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安辑岭表事平罢归》: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而《安辑岭表事平罢归》则更强调个人的旅途经历与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李峤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宿灵鹫山家 得延庚侍御书期余入都作诗谢之 其二 得延庚侍御书期余入都作诗谢之 其一 迟惜抱夫子不至仍用见送韵奉寄 登金山塔顶同铁门赋 晓发 新晴即事 喷玉矶 寿湛甘泉尚书八十 读史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枝流叶布 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则 私字儿的字 疾痛惨怛 福无十全 金字旁的字 金鼓喧阗 右派 偏乡僻壤 毋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厮滥 包含佻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鲸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众女 坚执不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