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57:20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
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在这里独自形成的小道旁,繁盛的桃花在井边盛开。
山风轻轻吹拂,仿佛在微笑;晨露滴落,宛如泪水般装点花妆。
隐士的容颜或许已经改变,通往仙人的道路似乎也渐渐延长。
我仍然欣赏上林苑中的景色,愿意为君王奉献千年。
李峤(约公元 683 年-742 年),唐代诗人,字长源,号隐居。李峤出身书香门第,才情横溢,长于诗歌,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表现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时期。李峤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繁华世界的留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峤的《桃》是一首描绘春景和隐士情怀的诗作。开篇的“独有成蹊处”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桃花盛开的美好场景,暗示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自然的敏感。接着通过“秾华发井傍”的描写,展现了桃花的鲜艳与生机,表现出春天的蓬勃与生动。山风的“凝笑脸”与晨露的“泫啼妆”则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得风和露都似乎有了情感,仿佛在与诗人交流。
而后两句则转向哲理性的思考,从隐士的生活和仙人之路的延长,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隐士的容颜可能因岁月而改变,但追求美好与自然的心境却始终如一。最后一句“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则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忠诚相结合,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君主的奉献精神。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反映了李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意象词汇:
"秾华"指的是什么?
A. 细雨
B. 鲜艳的花朵
C. 平静的水面
D. 苍翠的山林
诗中提到的“仙人路渐长”是指?
A. 通往理想的道路变得遥远
B. 隐士的生活变得简单
C. 追求名利的道路
D. 回归自然的快乐
“山风凝笑脸”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对仗
李白与李峤的桃花诗风格各异,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李峤则更偏向细腻与内敛。在意象上,李白常用大气磅礴的自然景观,李峤则注重细节之美,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