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 其六》

时间: 2025-05-04 15:27:58

诗句

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

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

日中驾肩来,薄晚常掉臂。

徒嚣终无赢,归矣求己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7:58

原文展示:

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
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
日中驾肩来,薄晚常掉臂。
徒嚣终无赢,归矣求己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鲁东家学问的敬重,认为他与我同样出身。乘风而去,远离了故乡,因此才有了这样的书肆。正午的时候,我驾着马车而来,到了傍晚却常常抛下工作。空有喧嚣却没有收获,最终我还是回归到追求自己的事情上。

注释:

  • 鲁东家:指的是鲁地的学者,可能指的是孔子的故乡,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根源。
  • 乘流:乘风破浪,寓意着追求理想的过程。
  • 作书肆:开设书店,表示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播。
  • 驾肩:驾车,古代出行的方式。
  • 薄晚:傍晚时分。
  • 徒嚣:徒然的喧嚣,形容外界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了鲁东家,暗指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徒嚣终无赢”反映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强调内心的追求比外在的繁华更为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深受苏轼影响,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黄庭坚在诗中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浮华生活的反思,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浮华现象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鲁东家的敬重,突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追求的执着。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在“乘流去本远”中,体现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孤独,而“归矣求己事”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回归,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圣学鲁东家:开头提及儒家学问,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2. 恭惟同出自:表示对鲁东家学问的尊重,感受到同为文化传承者的自豪。
    3. 乘流去本远:象征追求理想、知识的过程。
    4. 遂有作书肆:通过开店来传承与传播知识。
    5. 日中驾肩来:描绘日常的劳作,暗示生活的忙碌。
    6. 薄晚常掉臂:傍晚时分,常常抛下工作,显露出对生活的无奈。
    7. 徒嚣终无赢:空有喧嚣而没有收获,反映内心的空虚。
    8. 归矣求己事:最终还是要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尤其是在“徒嚣终无赢”与“归矣求己事”之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学习与自我追求的重要性,反映了对浮华生活的批判与内心追求的回归。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书肆:象征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积累。
    • 日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阶段。
    • 薄晚:象征着人生的晚期,反映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鲁东家”指的是哪个文化流派?
    A. 道教
    B. 儒家
    C. 佛教

  2. “徒嚣终无赢”意指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内心的空虚
    C. 学问的重要性

  3. 诗人最终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A. 名利
    B. 自我价值
    C.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都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但黄庭坚更为注重个人内心的追求,苏轼则更加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四 首尾吟 其九 笺年老逢春八首·好花看到半开时 晓事吟 安乐窝中看雪 治乱吟五首 窥开吟 其四 览照吟 谢君贶宣徽用少微今已应星文 答友人劝酒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无所畏惧 乛字旁的字 束身自重 包含僮的词语有哪些 林落 慢条丝礼 百孔千疮 犬字旁的字 包含菽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陈蕃榻 刻楮功巧 邮务局 旧地重游 人微望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