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4:00
破纽绝络兮民不支,不了兰藏兮举世无医。
病在腠兮废汤熨,未至血脉兮乃施针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阴阳倒置兮寒凉逆施。
内实兮饵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天生卢扁兮授术上池,跻民寿兮至期颐。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医治的无能和民众健康状况的堪忧。诗中提到,民众因破裂的纽带和绝望的联系而难以维持生计,甚至连最基本的医疗都无法实现。疾病往往困扰着表层,而没有深入到血脉时便轻易地施以针刺和石疗。医者在施治时往往不知病因,阴阳失衡,寒与热相互颠倒,治疗方式适得其反。体内的实证却用桂枝等药物去附和,中焦虚弱时反而用消食药物对症。诗的最后提到,天生的卢扁(古代著名医家)授予的医术在民间流传,期望能够提升民众的寿命,达到长寿的理想。
葛立方,字子先,号霖溪,宋代诗人和医者,擅长诗词,尤其关注社会民生和医学,作品常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医疗条件落后,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医学的批判及对民众疾苦的关切。
《九效 其五 医国》是一首饱含深刻社会关怀的诗作,葛立方以直白的语言揭示了当时医疗体制的缺陷。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生动地描绘出社会的痛苦与无奈。开头的“破纽绝络”一语即道出了社会关系的破裂,医者与病者之间的距离,体现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无奈。接下来,诗人用“阴阳倒置”来形容医者的无能,使得治疗方法失当,反映出中医理论的复杂性和实用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既有对古代名医的仰慕,也显露出对当时医疗现状的批判。最后的“至期颐”则寓意着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够改善民生,延长寿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医学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当时医疗体制的批判与反思,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强调了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呼唤对医疗改革的渴望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破纽绝络”主要指什么?
A. 医疗资源匮乏
B. 社会联系破裂
C. 人民生活富裕
D. 文化传承
“阴阳倒置”指的是?
A. 医疗理论的复杂性
B. 治疗方法适得其反
C. 医生的责任心
D. 民众的健康状况
诗的最后提到的“至期颐”意味着什么?
A. 期望长寿
B. 医疗技术
C. 社会稳定
D. 文化繁荣
《春江花月夜》同样反映了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慨,但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情的抒发,风格上与《九效 其五 医国》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