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

时间: 2025-04-25 22:26:13

诗句

荣杭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6:13

原文展示:

荣杭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白话文翻译:

荣杭山环绕,波浪般自我循环,一根拐杖和一双木屐陪伴着我踏春而行。
溪边的老翁和野老争着要我入席,他们不知道蓬山之上才是有名的第一人。

注释:

  • 荣杭:指山名,象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
  • 如环:像环一样,形容山的环绕。
  • 一筇双屐:一根拐杖和一双木屐,表示踏春的悠闲。
  • 溪翁:溪边的老者,象征着乡村的宁静生活。
  • 野老:泛指居住在野外的老人。
  • 争席:争着邀请我坐下。
  • 蓬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

典故解析:

“蓬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指代一个理想的境界或隐逸之地,象征着追求超脱和安逸的精神生活。在诗中提到的“第一人”,可能指代那些真正达到了这种理想境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字子邕,号立方,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寿山时,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惬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描绘了荣杭山的美丽,给人一种和谐的自然感受,仿佛身临其境。接着,通过“一筇双屐”的意象,表现出诗人悠闲的步伐和对春天的享受,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后两句则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描写,溪翁和野老的争席不仅突出了乡村的淳朴人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透出一股哲理,表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深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荣杭如环浪自循”:描绘山的环抱与水的流动,营造出一种和谐美的意境。
    • “一筇双屐伴行春”:表现了诗人踏春的轻松姿态,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 “溪翁野老来争席”:描绘乡村生活的温情,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关系。
    • “不识蓬山第一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和水比作环绕与流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蓬山象征着理想境界,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追求。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之情。

意象分析:

  • 荣杭: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安宁。
  • :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溪翁野老:象征着人类的乡土情感与自然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荣杭如环”意指: A. 山如环绕 B. 湖面如镜 C. 风景如画

  2. “一筇双屐”中的“筇”指的是: A. 一根拐杖 B. 一根竹子 C. 一根绳子

  3. 诗中提到的“蓬山”象征: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繁华都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美。
  • 李白《庐山谣》: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题画寿总宪龚芝麓 白门感旧 满江红  题画寿总宪龚芝麓 意难忘  山家 洞仙歌  梅花 柳初新  闺思 红林檎近  春思 金人捧露盘  观演秣陵春 永遇乐  寿江林有郡丞 风入松  题和州守杨仲延所寄鹰,阿山人戴君画 千秋岁  题袁重其侍母弄孙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玉 一门同气 一字旁的字 不拘文法 包含辐的词语有哪些 桃之夭夭 五有 齐字旁的字 赐醫 事过境迁 一抔之土 无字旁的字 口角锋芒 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蛇结尾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置身事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