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田征君》

时间: 2025-05-01 00:19:21

诗句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21

原文展示:

答田征君
宋之问 〔唐代〕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游历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山水的遥远和归家的迟缓,梦中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嵩丘山。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游杳:游览的地方遥远,杳无音信。
  2. 迟回:归来的时间很晚。
  3. 伊洛:指的是洛水和伊水,古代的两条重要河流,常用来指代故乡。
  4. 归寝:归家入睡。
  5. 宛在:仿佛在,形容一种似真似幻的感觉。
  6. 嵩丘山: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嵩丘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山,与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象征着高洁和归隐的理想。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9年-713年),字子京,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之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山水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崇尚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诗歌鉴赏:

《答田征君》是一首意蕴深远的山水诗,诗人在游历之后,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首句“山游杳何处”,以“杳”字开篇,渲染了一种孤寂和遥远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山游的无尽与迷茫。接下来的“迟回伊洛间”,则将时空的界限拉得更远,表达了归家的迟缓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最后两句“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则通过梦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家乡的强烈向往,仿佛在梦中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游杳何处:山中游历的去向已经遥不可知,表明了一种迷失和孤独感。
  2. 迟回伊洛间:归家的时间延误,暗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
  3. 归寝忽成梦:回到家中,却在梦中沉醉于对故乡的回忆。
  4. 宛在嵩丘山:梦中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嵩丘山,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切留恋。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通过“山游”和“归寝”的对比,突出了游历与归家的矛盾。此外,诗中还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梦境赋予了生命,使得对故乡的思念愈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古人对归属感和亲情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高远与宁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2. :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表达。
  3. 嵩丘山:象征着归宿与安宁,是诗人心灵的归宿所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伊洛”指的是( )。
    A. 河流
    B. 山脉
    C. 城市

  2. “归寝忽成梦”的意思是( )。
    A. 回到家中
    B. 进入梦乡
    C. 感到困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宋之问的《答田征君》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通过月光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而宋之问则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情感的基调却是相似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其一 乙未中秋,用山谷韵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九 减字木兰花 其一 寄田不伐 减字木兰花 为陈斠玄题画像 减字木兰花 腊月十五夜月 减字木兰花 奉题子玉先生辛丑年所绘分春馆填词图 减字木兰花 雪夜饮古藤书屋 减字木兰花·咏汤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瘦骨穷骸 青眼相加 奔走呼号 狗彘不食汝余 党派 饱和 米字旁的字 包含枢的成语 包含倍的词语有哪些 胡言汉语 战诗 秦鬟妆镜 菜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