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5:57
思悲翁
作者: 罗颀 〔明代〕
思悲翁,在彼西山,我心悹。
谓我癙忧,孰可终?
楸梧郁郁,松柏依依。
翁归曷之?所莫知。
凤鸟不至枭于飞,昕不旦出目无辉。
已焉哉!陆行舟,水行车,
复何归祸夫腾骧?
雅人微我思也,悯先人云胡亡,
哀我生遘二丧。
呜呼!苍天曷有常?悲夫!
思念悲伤的老翁,在那西山之上,我的心如同被愁苦折磨。
谁能解我忧愁,何时才可结束?
楸树和梧桐树茂盛,松树和柏树依旧挺拔。
老翁的归来在哪里?无人知晓。
凤凰和鸟儿不再飞来,晨曦不再照耀我的眼睛。
已然如此!陆地上的船,水上的车,
又何以回归那腾飞的骏马呢?
高雅的人们轻视我的思慕,怜悯先人何以亡失,
哀叹我一生遭遇的双重丧失。
呜呼!苍天为何没有常理?悲哀啊!
作者介绍
罗颀,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人的思念,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思悲翁》创作于作者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之际,反映了他对生死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思考。
《思悲翁》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哀伤的诗,诗人通过对老翁的思念,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怀念。诗中“我心悹”一句,直白而有力地道出心中的愁苦,渗透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奈和眷恋。接着,诗人描绘西山的自然景象,楸梧、松柏的生机与老翁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提醒读者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伤感与思念。诗人用“凤鸟不至”“昕不旦”来代表美好与光明的缺失,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同时,诗中提到的“陆行舟,水行车”更是生动地展现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无奈,强调了生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悼。这种情感在最后几句中达到高潮,诗人对苍天的质疑,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哀,引发读者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去亲友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思悲翁》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松柏
B. 凤鸟
C. 西山
D. 以上全部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
“陆行舟,水行车”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人生旅途的艰辛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家庭的思念,而罗颀的《思悲翁》则侧重于对逝者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