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30
原文展示: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其三 张耒 〔宋代〕 文风还正始,磊落有诸君。 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 譬如狸与虎,偶使并称文。 终然不可及,困我力空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和自谦。诗中,作者称赞友人们的文风正直,个性鲜明。他提到长者提携后辈,使自己也有所耳闻。比喻自己与友人如同狸猫与老虎,虽然偶尔并称,但终究无法相比,自己努力也徒劳无功。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汉族,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赠给友人无咎的,通过自谦和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自己的不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和自谦。首两句称赞友人们的文风正直,个性鲜明。中间两句提到长者提携后辈,使自己也有所耳闻。最后两句通过狸猫与老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差距,以及自己的努力徒劳无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的自谦和对友人的敬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自谦和对友人的赞赏。通过比喻和自谦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和自己的不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张耒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譬如狸与虎”比喻的是什么? A. 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差距 B. 作者的努力 C. 友人的文风 D. 长者的提携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谦和对友人的赞赏 B. 对长者的敬重 C. 对后辈的提携 D. 对文风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