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23
秋日才升却雾中,
先生更去恐群空。
古谁云远今犹古,
公亦安知世重公。
轩冕何缘关此老,
江山所过总清风。
我行安用相逢得,
不得趋隅又北东。
在秋日初升的时分,雾气还未散去,
老师又要离去,恐怕众人都显得空荡。
古人曾说“距离遥远”,如今依旧遥远,
您又怎能知道世人重视您呢?
高官显贵为何要来关心我这个老朽,
我所经过的江山,都是清风拂面。
我行走于世,何必在意与人相逢,
即使不能在某个角落停留,也要向北或东走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游历和日常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日,可能是在一次与王元龟阁学的偶遇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清晨,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独立思考和对社会地位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朦胧的秋日清晨,雾气弥漫,给人以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与“先生”的对话,反思了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高官显贵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感。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了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清净,暗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虽然身处社会的纷扰之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清醒认识。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轩冕”与“清风”的对照,增强了诗的深度,反映出诗人对人世浮华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超然自适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轩冕”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持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