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蕃女怨》

时间: 2025-08-05 16:58:13

诗句

碧桃花下相送后。

知是谁瘦。

锦笺书,罗带泪。

两边难寄。

恹恹心地立东风。

暮寒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6:58:13

原文展示:

蕃女怨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碧桃花下相送后。
知是谁瘦。
锦笺书,罗带泪。
两边难寄。
恹恹心地立东风。
暮寒中。

白话文翻译:

在碧桃花下分别后,
不知是谁因思念而消瘦。
那锦字书信,带着泪水,
却无法寄到两边。
我心情恹恹,立在东风中,
感到一丝寒意袭来。

注释:

  • 碧桃花:指的是桃花,因其花色碧绿而得名,象征春天和美好事物。
  • 锦笺书:精美的信纸,通常用来书写情感深厚的信件。
  • 罗带泪:罗带是用丝织成的带子,这里象征着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
  • 恹恹:形容心情低沉、无精打采的样子。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碧桃花”与“东风”常常在古诗中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这些意象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深化了诗中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情感细腻,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他的诗歌常表达对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切体悟。

创作背景:

《蕃女怨》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与国家命运交织。诗中表现了对恋人离别的无奈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无力感。

诗歌鉴赏:

《蕃女怨》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思念的诗作。诗人在碧桃花下送别爱人,春日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切的情感。诗中用“知是谁瘦”道出了因思念而消瘦的情状,显示了思念的力量和对爱情的执着。锦笺书与罗带泪的意象交织,表现出书信中无法寄出的情感,象征着两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痛苦。最后“恹恹心地立东风,暮寒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东风虽是春的象征,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无情的寒风,增添了离别的苦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桃花下相送后”:在美丽的桃花树下告别,意味着离别的环境美好却又显得格外感伤。
    • “知是谁瘦”: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因思念而变得消瘦,展现情感的强烈。
    • “锦笺书,罗带泪”:信纸上流下的泪水,象征着深情厚谊,表明书信承载的情感。
    • “两边难寄”:两人心中却有无法寄出的情意,暗示隔阂与无奈。
    • “恹恹心地立东风”:诗人在春风中却无心欣赏,内心的苦楚抵消了春的气息。
    • “暮寒中”:即使是春季,诗人的心情却犹如寒冬,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瘦弱结合,体现情感的沉重。
    • 拟人:将东风赋予情感,使其成为情绪的承载者。
    • 对仗:如“锦笺书,罗带泪”,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表达了思念之苦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力感,突显了孤独和愁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碧桃花:象征美好与春天。
  • 锦笺书:承载着深情的书信,象征着爱情的沟通。
  • 罗带泪:泪水象征思念与忧愁。
  • 东风:春风的象征,带来希望,但在诗中却是无情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桃花下”表示什么? a) 美好的环境
    b) 离别的伤感
    c) 春天的到来
    d) 以上皆是

  2. “锦笺书,罗带泪”中的“罗带”象征什么? a) 书信的美丽
    b) 思念的痛苦
    c) 时光的流逝
    d) 友情的珍贵

  3. 诗人在东风中感到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寒冷
    c) 希望
    d) 无情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思念的痛苦
  3. b) 孤独与寒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时翔与李白在离别主题上的不同表达,王时翔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处理方式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时翔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赠元上人 下第东归道中作 湘江秋夕 戏赠渔家 题著禅师 伤硖石县病叟 山居寄同志 钓叟 馆舍秋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嘉菽 匈姓 贪财好色 包含倍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启佑 见字旁的字 眼睛珠子 贪名逐利 包含谇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心旷神怡 随声逐响 言字旁的字 素指 将功赎罪 驾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